隐形冠军所处的市场,游戏规则都是自己订的,隐形冠军替自己订标准,但企业策略的落实来自于经营者的稳定不变。一旦以竞争对手的标准当成标准,那最多只能是第二名,收购则是维持隐形冠军地位的好方法。
在中型企业的经营法则中,品牌价值与客户信赖是CEO的责任,与客户之间的亲密程度是中型与大型企业的差别,而现代的网络系统,更是提升CEO与客户建立夥伴关系的利器。一旦能够满足最顶尖客户的严苛要求,就更可能成为隐形冠军,衡量事业绩效的标准不是产品,而是客户。
隐形冠军高毛利、低流动率、CEO平均年资较高,贴近客户、提供顾问谘询服务,主要的竞争对手很可能来自邻近地区,也就是拥有类似生态的创业或经营环境。区域型的生态系,彼此交错、学习,他处很难复制、竞争。据麦肯锡(McKinsey)研究,超过一半的企业认为将来与生态系的互动会愈来愈深,因此「供应商、顾客」的二元结构已经不足以理解现代的产业关系。
隐形冠军们有几种重大的威胁,第一种是「典范转移」,第二是「国内」。首先,德语系的隐形冠军中,有很多是传统汽车供应链中的佼佼者,一旦汽车产业从传统的内燃机转移到电动车,德国很多隐形冠军企业必然受到冲击。至于国内的威胁,西蒙特别强调,国内的隐形冠军企业透过上市、募集资金,甚至直接购倂德国企业,更容易威胁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的生存。
但如果「专注」是隐形企业的致胜关键,通常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发展,德国隐形冠军企业最大的局限是国内市场,因此多数的隐形冠军很习惯经营国际市场,但国内的隐形冠军在国内市场便有足够的诱因,如果有能力经营国际市场,那更是如虎添翼,当然会对现有的隐形冠军造成威胁。
这时类似阿里巴巴的电商系统就是很好的平台,在台湾、东协这些与国内文化相近的市场中,提供新创业者谘询与电商服务平台,一方面厚实竞争实力,二方面帮国内中小企业打通国际代理。一旦略有所成,就可以透过公开上市、募资等手段进军国际市场。现在不少国内企业直接到德国购倂隐形冠军,德国人开始意识到毫无限制地出售优质企业,不见得符合德国长期的国家利益。
在中美贸易大战的背景下,分散型的生产体系正在形成,对很多隐形冠军而言,这也是典范转移的时刻。除此之外,以电子业而言,现在正走向「应用驱动」的新时代,因此过去高度仰赖自家服务体系的隐形冠军企业,必须开始考量建立加值服务体系,成就新的典范,而这也与数码转型相互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