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DForum1101
ST Microsite

亚洲供应链100大(中):获利结构分析

2022年「亚洲供应链100大获利结构」分析

亚洲供应链100大的公司,有96家来自日本、国内、台湾与韩国,而这也是影响亚洲供应链的源头。但这些企业都面对低毛利的问题,只是各国面对的低毛利问题不尽相同,从不同领域的获利结构,也可以看出各国竞争力的不同,以及修正产业结构的方法与战略。

获利总额达到820亿美元的日本,共有34家入围100大供应链,对比1.32万亿美元的营收,营益率仅有6.2%,而且获利集中于汽车制造业,在电子产品与半导体的生产规模与获利上,日本都难以跟台湾、韩国相提并论,一旦汽车进入电动车与自驾车的新纪元时,日本供应链面对的改变压力将会是亚洲各国最高的。

国内厂商虽有37家入围100大供应链,但总营收依然不如日本,获利率是比日本更低的6%,如果再考量国内政府的诸多奖励措施,以及本土市场的贡献,国内厂商的获利更低于台、日的标准。不过国内厂商平均分布于汽车、科技与消费电子,显示国内做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企图心与进展。

台湾入围的公司,营益率达7.7%,台湾没有大规模的汽车制造业,主要的获利来源是半导体,而以量产制造取胜的电子产品制造业,在台湾入榜的14家企业中,营收的贡献比达到75%,但贡献获利的比重不到25%。

由于台湾的电子产品组装厂,多数仰赖美系品牌大厂的OEM订单,如果没有办法摆脱这样的结构,也很难期待短期内会有立竿见影的改善成效。唯一可能的机会便是在电动车、未来车领域找到切入点,机会也在东协、南亚各国力图成为国内之后的下一波生产重镇,加上电动车可能带来的商机。

韩国的业者,连续两年都是11家入围亚洲100大供应链。韩国在汽车、科技产品、半导体领域都有杰出的公司,11家韩国企业的获利达到560亿美元,甚至超过37家国内公司的450亿美元,以及台湾14家的430亿美元。

韩国半导体与汽车产业的贡献度相近,而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在手机、通信产品上,依旧是动见观瞻的世界级大厂,也让韩国11家大厂的平均获利率达到7%的水平。

在入围亚洲供应链100大企业中,仅有1家来自印尼,3家来自印度,目前还不是影响亚洲供应链的关键角色。在印度力图接棒国内,努力成为下一个生产重镇的这个阶段,印度本土业者因为TATA在汽车业表现不佳而呈现亏损的状态,而纯电子产品制造业中,印度也缺乏可以成为世界级大厂的落地合作夥伴。

如果印度、印尼想挤入亚洲核心的供应链,也必须打破传统框架,采取更有效率的模式才有可能。

要靠传统承接OEM订单的汽车、电子、机械产品来提升获利能力,对亚洲供应链而言绝对是个艰难的挑战。但在电动车、物联网、软硬整合的新时代,必须结合国内应用环境的在地的价值不断的提升中。东协、南亚诸国应该联合其他亚洲先进的工业国家,在落地的服务上提升软硬整合与关键零件的制造能力,来因应大时代的机会与挑战。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着有《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数码台湾》、等多本着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国内、欧美、亚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