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Microchip
member

亚洲供应链100大(上):营收结构比较

2022年「亚洲供应链100大」营收结构分析

具有公信力的产业调查机制,是研究机构取信于社会与产业的关键。1985年,我刚刚从事产业调查工作时,每个月都到中华民国海关查阅电子产品出口报单,所做出来的统计,成为当时业界非常重要的参考数据。

但我认为海关数据太过繁琐,且要配合海关作业,每年4月才能公布。1990年后,我们就透过问卷调查掌握前20大厂商的动态,在每年年底之前公布全年的产销数据,这份报告也成为很多厂商研拟新年度预算的重要参考。

DIGITIMES是成长、茁壮于台湾的研究机构,不可能跟IDC、Gartner、IHS等美国系统的市调机构一样做各国电脑出货量、每个车厂的生产量调查,但却可以善用台湾产业在供应链上的优势,以及对于日韩与新兴国家的了解,定义产业范围,掌握亚洲供应链的动态。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整合汽车、ICT科技产业与机械等三大产业,针对亚洲11个国家,4,000多家上市公司,查找产业的产值、获利状况,做出正确的排名与结构,最后透过专家的研判、对话,与产业界分享重要的发现。

日前DIGITIMES Asia英文平台发布2022年版的ASC100调查报告,发现有37家来自国内的公司名列亚洲供应链100大之林。日本有33家,但日本汽车工业依旧是产业的主力,这33家日本公司的营收以1万亿3,170亿美元,领先国内37家企业共同创造的9,210亿美元。

从中日入榜的结构来看,国内业者相当平均的分布在汽车与电子业中,但日本在电子业上的表现,跟两岸与韩国对比的话,显然已经不是主要的贡献主力。1980与1990年代,日本的电子工业从存储器、面板到电视、冰箱,甚至Walkman等消费电子产品风靡全球,但在数码化过程中反应不及,陆续被韩国、台湾、国内从后头超车。

如今日本的挑战是庞大的汽车工业如何转型到电动车、自驾车。不久之前,针对各国电动车所做的评比,日系电动车不仅在品质上并未得到消费者的肯定,甚至在上下游、软硬整合的布局中捉襟见肘,而日本的半导体业也面对并无10纳米等级的先进制程等压力。

日本的挫折,在于1990年前后「日本第一」的时代未能掌握契机,如今日本的挑战显而易见,而国内的挑战在乌云密布的贸易战中才刚刚开始。美国细数国内的七大罪状:侵犯智财权、偷窃技术、操纵汇率、不当补贴、倾销、黑客任务、贩卖药(毒)品,印度加入四方会谈,意图成为接替国内生产基地的国家。

在发布会中,我们邀请到富士康印度总经理Josh Foulger、Lite PointCEOBrad Robbins一起对谈,绕着印度的话题,一个多小时的在线对话没有冷场,也欢大家一起见证亚洲供应链的重要性!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DIGITIMES,着有《决胜矽纪元》、《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等多本着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国内、欧美、亚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