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DForum0522
DForum0515

民可以使由之,不可以使知之?

理解人类的意识等级

日前与某位半导体业的大老谈产业战略与人才短缺的问题,特别是人才短缺的问题,非常令人忧心,我深有同感。不仅新生儿人口骤降,现在大学理工科人才比例降低,而生活、艺术那些试着追求美好生活的科系成为年轻人的热门选项。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公布数据,2008年金融海啸那一年,台湾电机、电子科系的硕博士毕业生有6,897人,到了2017年剩下5,881人,而2020年更进一步减少到 3,739人。1958年是婴儿潮的高峰,台湾总人口是1,009万人,但新生儿是41.6万人。2021年,台湾有2,332万人,但新生儿不到16万人。所以我们同时面对人口减少与人口中对电子业抱持热情、期待的年轻人也在减少。

人口结构的部分,很难有短期成效,但电子业的产业形象,显然面对极大的挑战。很多年轻人认为这是个「爆肝」的行业,经济条件好,或者具有多元能力的年轻人就弃电子业而去,但电子业的经营者显然束手无策,或者认为这是社会议题,得由公共部门来解决。

大老跟我抱怨,政府没有真正的解决问题。我说我最近读了《Power vs. Force》这本书,书里头说全部人当中,只有14.6%的人有机会自我实现,0.4%的人是超凡入圣,必须引领大家往前走的社会领袖。有85%的人,心中总是充满了悲伤、恐惧,甚至愤怒、羞耻,他们活在懊悔,甚至自我放逐的情境中。

在民主社会里,政府是靠着选举而执政的,他们努力针对85%的人,投其所好的翻炒议题,所以阿嘎、馆长的影响力都比我们还大。但带动社会改变的是上层15%,有机会引领社会,走向自我实现的道路,如果我们属于上面的15%,那您就认命的创造价值,为社会奉献。大老深以为然,并与我笑谈创业的乐趣与干部的回应。

孔老夫子的时代,尽管百家争鸣,但多数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人,在农业社会,人的活动范围有限,也不可能参与宏观议题的讨论。但现在这些宏观的战略议题需要大家的参与,并一起创造这个行业令人着迷的另一面。

我在这个行业,以斜杠型态工作了36年,由于斜杠,我有很多机会与业界的菁英对话。台湾电子业事业模式的变革,半导体业能挑战世界顶级殿堂,这些都是世界级的教材,在这个行业工作,充满了挑战与乐趣,但产业形象怎会变成只有「爆肝」,产业信息围绕在股票价格上呢?这件事别怪政府,做为产业领袖、资深的从业人员,我们都有机会做点不一样的贡献。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着有《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数码台湾》、等多本着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国内、欧美、亚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