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理所当然的产业发展路径,但各国产业都有弱点或要害,例如IC设计业就是日韩两国的软肋。未来面对要在存储器的芯片上设计各种逻辑运算的功能,对两国而言,人才不足,专业生态系的孱弱、虚空,过去单纯IC设计的时代都难突破,未来要整合跨界技术,就算假以时日,日韩两国也不一定可以突破技术的壁垒。
台湾的IC设计业虽然蓬勃发展,但除联发科等少数公司之外,绝大多数是以28纳米以前的成熟制程为主,如果我们知道45纳米的计划动辄要7,000万美元以上的投资,在先进设计架构上台湾战略也只能重点突破,而不是百花齐放!
英特尔(Intel)摆明的是要挤压台积电核心客户,例如NVIDIA与超微(AMD)的市场空间,并在几年后挑战台积电的霸业,恰如黄鼠狼拜年,这是职业伦理,不得不开门见客,还是开门揖盗呢?企业经营的智能,外人是很难理解的,但这是真刀真枪的强攻,我们很容易理解。
但我们都明白,整个产业的游戏规则可能「复古」。1970年代以前的半导体技术,源自于许多原厂自己在产品上的需求,例如IBM、NEC、西门子(Siemens)、飞利浦(Philips),而今日国内车厂已经表达将参与芯片规格的制定。
尔后不仅车厂会加入定义半导体芯片的行列,Google、亚马逊(Amazon)、Tesla、微软(Microsoft)都在人工智能、车联网的商机上,透过将产品标准化的进程建构一套运作机制,而半导体就是将这些需求标准化的最佳手段。
在芯片整合上已经做出很好成绩的Tesla,将一辆电动车的MCU总数,从2018年的80多颗减少到50几颗,未来也会逐渐将MCU使用的8寸厂升级为12寸厂。解决MCU缺货的问题固然需要时间,但在过去一年多来,德仪(TI)模拟IC库存一直在缩短,占全球模拟IC超过3成的德仪,多数以45~130纳米成熟制程生产,而且深具差异性,每辆汽车也有数百个模拟IC,如果没有积极扩厂,缺货现象仍将持续。
德仪将在未来3年布建6个12寸的晶圆厂,理论上可以满足2025~2035年间的需要,但如果包括瑞萨(Renesas)这些车用半导体公司,只将营收约5%用在资本支出上,产能扩张还是仰赖台积电、联电,那麽未来十年供需结构恐怕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一旦标准化,包括台湾业者在内的外围厂商,比较有机会依循共同的技术标准,快速建立生产体系。但台湾没有中美两国的网络巨擘,据CB Insights数据显示,到2022年年中时,全球刚刚超过1,000家的独角兽企业,大约有一半是美系企业,国内企业大约有18%。
特别是美系大厂动辄上万亿美元的市值,或者国内在发展虚拟货币的过程中,基于运算速度、效率、省电等多方的考量,将所需的芯片交给台湾的晶圆制造厂代工。相较于中美两国有国内市场可以培育本土的系统大厂,台湾显然不容易拥有这样的产业发展腹地。
基于汽车即将成为第三台的移动电脑,产业的发展走向软硬件服务之间的整合,我们相信在地生产的需求与可能性都会增加,而各类厂商的机会都在于汽车产业结构改变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