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地缘政治、供应链紧俏、通膨、疫情这影响国际经贸环境的四大变量中,地缘政治最为关键,而供应链的紧俏与台湾电子业的关系最密切。
从1991年苏联解体至今,大约30年的光景,台湾都受惠于稳定的国际环境,地缘政治的干扰,甚至战争离我们很遥远,也不会被道德绑架,在供应链的管理上只须尊崇事业的经营法则。乌俄大战的影响,不仅仅是放弃俄罗斯市场的问题而已,而是将来在两极对抗的背景下,如何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乌俄大战,乌克兰副总理跟华硕喊话,「科技不是用来支持战争的」,哇,如果所有的问题都无限上纲到道德问题,那商业风险会有多高。华硕、宏碁在俄罗斯都有9%的市占率,或者占华硕全球营收的5%。我们可以理解,2021年营收193亿美元的华硕,要面对的是每年将近10亿美元的营收损失。
台湾的NB大厂从无到有经营俄罗斯市场,前前后后花费了多少心血,到最后却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对所有公司而言,「地缘政治」的风险可能不是只有现阶段的营业损失,而是与俄罗斯交恶、选边站之后的长期无形亏损。
当航空燃油价格上扬时,航空公司可以透过燃油附加税,转嫁将近40%的费用给消费者,其余则可以透过预购燃油、保险等方式来避险。对航空公司或委运的业者都是可以控制的风险,但「政治的风险」,可能是一着棋,就会让公司满盘皆输。
目前全球疫情似乎有舒缓的迹象,但东亚国家却在近期出现另一波高峰,整个客运的情况还是很难乐观的期待。
2021年,桃园机场进出旅客总量是91万人次,比2020年的744万人减少87.8%,更比2019年的4,869万人更是暴跌98%。2022年的边境管制或许会有些舒缓,但估计也只能有150万~200万人的旅客量,离将近5,000万人的历史高点有很大的距离,可以想见华航、长荣仍会延续过去两年靠货运赚钱的经营模式。
整个趋势是往国境解封的方向调整,到2022年2月底为止,全球已有超过6成地区放宽了管制,其中以北美的79%比例最高,欧洲是50%,相对保守的亚洲国家仅有41%。尽管日韩新加坡等国家的二剂疫苗接种率已经超过全国民众的8成,但2022年3月最后一周,全球新增确诊病例持续攀高,其中绝大多数是Omicron患者,致死率已明显降低。
亚洲国家却面对疫情升温的压力,不仅韩国确诊人数一度超过60万人,深圳、上海都在2022年的3月下旬宣布「准封城」的措施,这对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也是一大冲击。北京的GDP总量是人民币4万亿元,深圳也有3万亿元,上海规模更大,可以想见封城一周可能对供应链带来的影响。
虽然从2022年开始,台湾就小幅度开放商务客来台,就算7月之后,隔离检验缩短成3天,只要是隔离检验,就会让观光客却步。台湾的观光业要恢复一半的水准,那就要期待台湾与中日韩双向解封,只要中日韩解封,那就有机会恢复50%的客运商机。但航空业者估计,真正要进入双向解封,大概要等到2023年了!
目前这几家航空公司的货运收入占比超过9成,但要客货双轨并进,则要等待各国解封,商务客、观光旅客都能自由进出国门时才有机会。只是疫情期间,因为隔离之需,机组人员的管理已经超过原先预期的想像。所有的机组人员,在心态、生理压力都面对极大的挑战,对于经营管理基层而言,更是前所未有的经验,我们也会面对更高的管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