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MongoDB
Event

地缘政治与半导体之间的距离(4/12):护国神山,还是怀璧其罪?

2021年各国半导体产业链营收估计

人口只有2,332万人的台湾,2021年半导体业产值高达1,569亿美元,占全球17.9%,是仅次于美国的半导体第二大国,背后的晶圆制造、IC设计、封装测试都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关键角色,这些成就并非凭空而降。

1974年,由台湾工研院菁英组成的团队到美国RCA学习CMOS的技术,这是台湾半导体业的滥觞,之后台湾有一些尝试性的投资,但都不是真正关键性的产业改造与创新。

1987年,张忠谋认为IC设计业者难以支应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晶圆厂投资,推出了晶圆代工(Foundry)模式,也成就了台积电的霸业。但台湾其实并不只有一家被台湾人称为护国神山的台积电,从产业结构探索台湾时,我们更愿意用「护国群山」来形容以台积电为核心的台湾制造服务体系。

就在台积电起步的那几年,台湾新时代的电子业者,在宏碁、神通等厂商的带领下,开始在PC领域崭露头角。1985年微软(Microsoft)推出Windows软件,IBM提出IBM兼容PC的架构,而英特尔(Intel)的386 CPU更让PC有一个标准平台。

台湾PC产业开始起飞,到1990年代中期起,台湾已经是「电脑王国」,全球超过80%的PC来自台湾,而在经济规模出现之后,零件的需求快速扩张,这一方面提供IC设计业的发展温床,一方面也成了台积电、联电两家主要的晶圆代工厂,有了本土IC设计业的调节机制。

1990年代,台湾电子公司透过上市、上柜的手段,在社会大量取得廉价的资金成本,投资电子业成为全民运动,但台湾只有2,332万的人口基础,已经无法因应快速成长的电子业。而2001年前后,海峡两岸几乎同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台湾的量产制造业大量向国内移转。

而2007年iPhone出现,双向的应用、数据流量,也让国内本土的手机大厂与IC设计业者水涨船高,而芯片代工夥伴,当然是以台湾为主。在川普出手制裁华为之前,华为贡献台积电的比重已经接近20%,加上比特币带来的芯片需求,更让台湾的晶圆代工业蓬勃发展。

台湾半导体产业因时而生,而1970年代婴儿潮时代培养的理工人才,正好也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台湾的成就,有内在条件,也有外在的契机,像是台湾这样规模的国家,无论从人口、资本、技术能力,都不容易拥有这样的契机,也受到很多国家的觊觎。

因为半导体产业非常特别的成功经验,今天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到底是怀璧其罪,还是护国神山,其实也有很多可以讨论的空间。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DIGITIMES,着有《决胜矽纪元》、《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等多本着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国内、欧美、亚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