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DForum1018
ST Microsite

传统OEM决策模式的挑战

形成印度战略的学习矩阵

在5G、COVID-19、未来车与中美贸易大战的作用下,分散型生产机制结合区域市场的在地需求,将形成新的产业体系。过去我们习惯的量产机制,固然面对强大的分解力量,但也带来庞大的商机。由上而下的决策惯性将因多元交错的需求而改变,很多企业的负责人正在学习如何以更宽广的视野,寻找决策的最佳模式。

以传统的NB大厂为例,过去焚膏继晷,希望优化条件与品牌大厂双赢。大家看到的是成本、效率,但今天大家多了ESG的议题,也躬逢万物联网、分散式生产体系的盛事,在考量生产制造的同时,还得兼顾智能应用的在地商机,对于各国人文、社会条件,以及自家公司布局的论述,都已经超过原本的知识框架。

这两年,我有更多的机会与决策企业家共同探索这个世界的改变,疫情肆虐期间也能透过视讯会议参与国际性产业活动,并活络对于世界变化的敏感神经。面对新的议题,各家企业的需求并不相同,但基础的信息仍然具有共通性。

不久之前,某家电子大厂总经理为了东协南亚的布局来访。我从1990年代初期起就多次参访东协南亚诸国,并与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政府科技官员时有往来,甚至在COVID-19爆发之前,还受邀到越南科技部讲课,并与菲律宾、越南科技部长有深度讨论问题的机会。

对于台商在东协、南亚的投资问题,我们当然不让,也长期耕耘当地的产业信息。由于几周前事先知晓,我有时间上的余裕,要求DIGITIMES研究中心先做基础研究,并在客户来访之前,用至少3小时的时间,听取上百张的简报数据,并从中筛选几张我认为总经理层次应该理解的关键问题。

这份档案数据里,有印度汽摩托车产业的近况、印度信息服务业、电信服务与的近况与经营重心分析。我们推荐从这三种产业中寻找适当的合作夥伴,在布局生产体系的同时,开展当地的市场商机。

印度是个好市场吗?印度看起来是一块可口的蛋糕,但咬下去,可能是满口的沙子。没有好的「筛子」,印度能去吗?这筛子可能是前进印度之前的信息判读与策略思维,到了印度市场之后,当地合作夥伴能否发挥筛子的功能也是关键。

企业的决策,动辄影响上亿美元,岂能不慎!不要想当然耳的进行决策,也不要过度期待您的干部可以信手拈来的提供您决策建议。台湾极端缺乏与东协南亚国家如何推进国际合作关系的判读能力,过去大家都不重视,冰冻三尺,怎可能水到渠成呢?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着有《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数码台湾》、等多本着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国内、欧美、亚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