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与Analytics两者有所不同,在台积电、华硕长期从事产业研究工作的苏艳文说:「Analysis是基于过去的历史数据做出的分析,而Analytics是具有前瞻性的数据推演」,个人认为这个说法很正确,也值得探索两者之间的不同。
一般而言,经常在外头演讲的资深分析师都可以做到Analysis这个层次,提供社会大众,甚至专业人士无法独自判读、研究的市场信息。但最顶级的服务还是量身定做,才能具有前瞻眼光的决策信息。通常要做到这个层次,要先了解客户的经营模式、做完SWOT的分析,否则不容易做到「对症下药」。
以数据驱动的产业研究方法(Data Driven Industry Analysis)因为很多工具的发现、应用而进入新的境界。这既有危机,但也充满契机。因为不仅是市场调查公司捉襟见肘,一般企业更是无所适从,但市场调查公司只要比一般企业多走几步,就可以提供相对优质的信息,相较于企业营收,支付优质信息的成本仍然低了很多。
基本上,Raw Data与「量」有关,其余的信息、分析与判读,则依据客户愿意付的价钱提供服务便可,否则知识工作者必然面对劳而无功的后果。牢记,「知识有价」的观念,客户可以说说而已,但专业人员要落实执行,不可心存「下次」再收钱的善念,否则在台湾可能永远收不到钱。
对企业而言,有宏观内容、基本的分析架构可以参考,至少不至于过度误判产业的宏观趋势。1990年代时,全球PC的销售有将近40%来自北美市场的贡献,30%是欧洲市场的需求,日本也有将近10%,其余第三世界国家只有20%,这是IDC、Gartner这些顾问公司对于知识传递价值的贡献。但现在从PC、手机产业推演智能应用与车联网的商机,牵涉到宏观又微观的产业知识,两者兼具,才能进行策略的规划与判断。
100个围棋初段的棋手,打不过1个九段高手,因为判断是非与先后顺位的观念不同,布局的基础不同。如果您觉得公司应该改弦更张,或者已经多方尝试但却不得要领时,不妨找顾问公司谈谈,但也要知道不同顾问公司的专长。如果要知道全球代理结构,也许GfK是个不错的选择,想知道全球市场的结构可以找IDC,但如果针对亚太地区与供应链的变化,那麽DIGITIMES也有角色可以扮演。
彼此之间的服务不同、市场定位不同、主导专案的人可能也不同。25年前,我在MIC帮顾客写上市报告书时,一般研究经理写的报告书报价是新台币60万元,我是MIC老板,挪出时间研究特定企业写的报告要价200万元,至于您想找什麽样的人,也可以自己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