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MongoDB
ADI

从台湾看世界(7):国内跌倒,印度吃饱?

独角兽企业的国家分布

除了最大的国内手机市场外,印度已经是第二大手机市场,而印度的供应商以国内手机品牌为主,市场结构会改变吗?手机品牌商经常顾此失彼,加上供应链受到运筹成本激增的影响,左右为难的情境,增添了很多管理上的困难,

2020年底时,印度有25家独角兽公司,半年之后的2021年7月,印度的独角兽企业增加到34家,可见印度的新创产业依旧蓬勃发展。

尽管印度独角兽企业的总量不如国内的155家,但国内占全球独角兽企业总量的比重,从过去25%一路下滑到21%,在滴滴出行这些事件出现之后,国内新创企业募资更为困难。现在Google刚刚宣布 与印度的信实集团旗下的Jio手机合作,Google说准备了100亿美元的银弹专攻印度,这里头当然也包括云端的服务在内。

未来国内也可能采取「网络人口总量管制」的作法,以避免「尾大不掉」,或者「功高震主」的麻烦。国内跌倒,或改弦更张,与国内一样拥有14亿人口,且对世界极具想像空间的印度人,一定会画出一块令人垂涎的大饼。搞制造,印度人不见得有胜算,但一旦网络世界的商机形成,史诗等级的新创企业也不会太远,而印度本土的消费市场也将在疫情缓和之后,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根据台湾驻印度代表处副代表陈牧民教授提供的数据,台湾对印度出口从2019年的70多亿美元,下滑到2020年的50多亿美元,而国内对印度的贸易逆差依旧维持在500亿美元等级的高点上。

我想关键在于就算是台商,配套的机制也在国内,因此尽管纬创、富士康、和硕陆续在印度建构了生产基地,但零件运筹都还是来自国内,要改变生态不是一朝一夕之间的事情。但在G2对抗,印太联盟的机制出现之后,在台湾运筹的比重将大幅提高,那时才是检视印度能否降低倚赖国内生产体系的时刻。

被寄予厚望的印度手机市场,因为2021年上半陡升的疫情而希望落空。但7月后疫情舒缓,市场的动能回温可望在第3季反弹。如同前述,台湾几家大厂都已经在印度完成生产布局,在地的需求由在地的工厂供应,印度将成为更多中低端手机的生产基地。

印度进行手机的进口替代,这是国家政策,但印度人得学会建构整套运作低端手机商机的机制,否则单点的突破只是杯水车薪。除非印度政府卯起来干,采取各种抵制措施,否则国内手机在3年之内仍然可以游刃有余地宰割印度市场,而4~5年前曾在印度风光一时的Micromax、Karbonn、Lava等公司得熬过这段艰困期,并找到适当的营运模式,否则很难抵挡红色供应链的入侵。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DIGITIMES,着有《决胜矽纪元》、《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等多本着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国内、欧美、亚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