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面对数码转型时充满焦虑,因为对手正以各种不同的面貌出现在市场上,打败自己的可能是生态系的改变。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报社」关门时机不远,不仅仅是网络巨擘抢食广告商机,更可怕的是,报社的竞争对手还是UberEats,因为送报生都去送FoodPanda了!
明明是科技人组成的人工智能公司,但却装扮成在线杂货店,而DIGITIMES明明是专业信息服务公司,假装成报社,这样也活了25年。
传统的报社只是将报纸送到客户手上,用读者的阅读量换取广告收入。1998年DIGITIMES创业时,以「电子时报」的样貌面对市场,但25年后,「电子时报」的营业额只占DIGITIMES不到3%。
DIGITIMES的经营规模不如另外两家财经日报,但营收与获利品质则有另外不同的面向,谈输赢并无意义,因为我们是用不同经营模式的事业体。蜕变中的企业经营型态,正在改变我们对企业的认知。
已经有不少前辈指出,未来的企业都是人工智能企业。李开复称,在ChatGPT大潮下,10个未来风险最高的职业,有媒体记者与产业分析师,而这两种类别的员工,占了DIGITIMES约一半的名额。
但我坚信李开复的论点,是以国内、美国或者世界的大趋势做为论述的基础,台湾与众不同,可以根据产业的特点找到善用人工智能的方法与工具,我预期这些改变将为DIGITIMES带来庞大的商机。
我开始想像,如何善用ChatGPT帮企业建立战情室,也开始筹划将台湾产业信息国际化的布局。台湾与众不同,您也与众不同,因为与众不同,就可以在细微的差异中,以数码工具创造更大的经营价值。
建议企业可以从商业模式与营运模式两大区块中,找到数码创新与经营聚焦的方法,对我而言,因为与众不同,我从未有知识焦虑的压力,反倒可以游刃有余的面对新的情境。限制DIGITIMES发展的,是自己的能力与面对问题的企图心而已!
企业或业务人员可以善用自己的优势、特长,在关键领域提供专业的服务给客户,完全数码化的公司拥有更多的选项。以前是「将本求利」,车商把汽车生产成本,加上利润后销售给客户,藉以创造价值;但现在是透过批次、加值、延伸的服务创造价值。
换句话说,DIGITIMES可以从顾客的使用经验中,为顾客创造价值,也可以从顾客的参与,共同创造新的价值。
DIGITIMES拥有可能是台湾最庞大科技阅读族群,每天报名参加研讨会的人数将近700人,而论述的主题可以从低轨卫星、第三类半导体、服务器+数据中心,到电源管理IC与印度东协议题。专业、专注的读者群,让我们有深化价值的机会,台湾与众不同,为何要东施效鼙呢?
我多次在大肚山产创协会、中菁会、逢甲大学讲课,深刻体会到中部企业「大旱望云霓」的心情,而我也看到更多北部的企业开始将事业的布局涵盖本土的企业,这些需求更应透过各种产业合作平台相互激荡。
2023年要面对通膨、市场需求紧缩,绝对是面对经营挑战的一年,但也可能是台湾先蹲后跳的一年,我们预告,找对方向的话,未来十年将是台湾的黄金十年,信不信由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