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网安联防 内外兼顾低御恶意威胁
环顾现今各项网安威胁,无庸置疑,「进阶持续性渗透攻击(APT)」的杀伤力与破坏性之强,称得上首屈一指,因此不少企业亟欲布建有效的防治方案,藉以抵御APT攻击的进犯。
然而依德科技资深网络网安技术顾问张伟翰强调,APT并非单一恶意软件,而是多道攻击步骤的集合体,企业若欲有效防范APT,所需要倚靠的并不是一套解决方案,而是多重的攻击防御机制。
阻档已知攻击外 更需防范未知威胁
论及APT攻击步骤,依序是恶意垃圾邮件、恶意网站连结、入侵弱点漏洞、不当下载,最终透过殭屍指令暨口令窃取达到夺取数据之目的,进而毁灭硬盘。针对这6道步骤,企业即需逐一建立Anti-Spam、Web Filtering、入侵防御系统(IPS)、Antivirus,及IP Reputation/DLP/DNS Firewall等对应防护机制。
光是部署前述机制,恐怕还不够,另需针对黑客惯常搭配APT攻势交互运用的两大恶意活动-DDoS、网站漏洞攻击,展开Anti-DDoS或网页应用防火墙(WAF)等对应防御措施。
然而只要布建好上述一干防护设施,便可让企业远离机敏信息外泄风险?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此乃由于,一些让企业相对熟悉且已普遍导入的防护系统,不管是次时代防火墙、电子邮件过滤、网站存取过滤、DDoS防御乃至于WAF,都仅是用以侦测阻挡攻击,意即是针对「已知」威胁的防御,在守护企业网安的偌大构图中,这不过是其中一块,尚需布建其他防护机制。
张伟翰认为唯有「内外兼顾」,才能牢牢守护企业,所以不仅要做到如同前述的侦测阻挡攻击,也需建立另外三大机制。
一是「识别新的威胁事件」,其重点在于侦测潜在威胁,而这些威胁属于「未知」性质,并无特徵码或指纹数据库可供比对,因此需要藉助沙箱、网络行为分析(NBA)、Client Reputation等新兴工具或技术;二是「减少被攻击面」,重点在于存取控管,且不仅止于企业相对重视的无线网络存取控管,还应该扩及至有线网络存取控管,并需要建立集中式存取政策管理系统;三是「事件纪录稽核」,重点在于持续的监控,相关辅助措施包括了网安事件报表,以及网络流量透明化。
除此之外,企业也必须有能力藉由网络拓朴、实体位置追踪,据以迅速定位任何网安事故的发生来源,以发挥实时回应、实时阻档之功效。
集中存取控制 强化区域网络管理
在此之中,如何因应未知攻击,无疑是建立内外兼顾网安联防机制的重要一环。对此张伟翰建议企业可采纳Client Reputation技术,透过分析计算的积分统计法,经由「使用者身份+设备种类」,辅以包括UTM安控政策、事件积分定义等各类统计行为,最终产生有关风险状态的统计与分析结果,继而善用此成果,预防零时差攻击的发生。
说穿了,实施Client Reputation的目的,便是发现企业网络内部的异常行为,比方说,某位业务人员经常出现非法资源存取、或企图连线到奇怪的网站,触发的安全事件之多,在公司内部名列前茅,显见其为信誉低落的用户端,即便还未酿成大祸,企业IT管理者即可预先介入处理。
紧接着,企业需要布建进阶的Anti-Malware保护机制,而此类机制深具多重管理过滤能力,不仅内建诸如沙箱模拟、病毒行为预测与诱发、蠕虫内容特徵剖析等强化的防毒扫描引擎,也一并支持云端防毒、全球同步IP名誉数据库。
再者需严加防范DDoS攻击,但不宜仅倚靠IPS,只因传统IPS往往在与DDoS正面对决后,若非系统本身当掉,即是意外阻档了正常流量,仍然造成企业服务停摆,所以企业必须思索新的做法,便是藉助多层次网络及应用层行为模式分析,例如透过Syn Cookie判断来者究竟是机器还是一般人,一旦发现异常,随即动态产生特徵码,自动加以拦阻;如此一来,即使企业遭遇UDP Flood大量攻击,也能迅速遏阻,且同时允许正常流量如常进出,绝不干扰企业对外服务的运行。
针对存取控管议题,张伟翰建议企业可考虑建置一个以JPMS身份认证及网络存取控制系统为中心的机制,集中与后端AD、LDAP、RADIUS Proxy等帐号管理系统同步连动,而JPMS提供一套自注册系统,让使用者填写必要信息送出审核,使企业IT管理者轻易做到有?无线网络的MAC Address控管,据此节省人力,并发挥稽核控管、加速问题查找等双重效益。
另一方面,张伟翰呼吁企业评选内部区域网络,不应再单纯侧重机器规格,而应该重视诸如设备控管、异常告警、服务不中断等网管功能的健全与否。
以Alcatel-Lucent OmniVista网络管理系统为例,便有能力识别异常流量,如同IP Scan或Port Scan等异常行为,抑或Broadcast等激增大量封包,从而展开对应处理措施,连带发挥先期告警之功效,且透过集中画面,清楚实时显示异常VM所在主机、连接之Switch IP/Port,有助于企业IT管理者尽速掌握恶意攻击之先万亿,抢先阻断黑客攻势。
- 掌握正确防护概念 拟定制胜的网安策略
- 强化移动设备安全 慎防机密数据外泄
- 透过多层式防御 瓦解DDoS攻击威胁
- 善尽特权帐号管理 清除最大网安祸首
- 凭藉自动检测机制 清理开源安全漏洞
- 网络正规化与端点安全 有助强化企业网安体质
- 隐藏关键目标 将网安防护推向新境界
- 建立网安联防 内外兼顾低御恶意威胁
- 以COBIT 5基底 建立企业IT治理架构
- 管制移动设备与云端 大幅减轻泄密风险
- 善用巨量数据 理解恶意攻击的前因后果
- 做好防范与管理 避免移动设备成为网安隐忧
- 强化事后应变处理 将恶意余毒清理殆尽
- 以Honeynet汇集大数据 紧盯网安威胁趋势演进
- 善用云端网安服务 迎战APT/DDoS目标式攻击
- 凭藉加密式云端 建立安全的协同设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