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运筹加持 桃园航空城跃为台湾经济引擎 智能应用 影音
D Book
231
英飞凌
electronicAsia 2025

智能运筹加持 桃园航空城跃为台湾经济引擎

  • 许家绮

交通部常务次长吴盟分担任致词贵宾。
交通部常务次长吴盟分担任致词贵宾。

台湾正步入产业升级之转捩点,亟需引入产业跃升之新动能,而堪称十大建设后最大规模的开发案「桃园航空城计划」,足以居间扮演关键推手,挹注产业转型活水。因此如何有效整合人流、物流、金流、信息流,发展智能航空城产业聚落,实属重大课题。

桃园机场位居东北亚、东南亚双航圈中心,飞往亚太各主要城市的平均航程仅2.55小时,并紧密连结北台都会区;处于亚太核心区位的桃园机场,若能以此独特优势为基底,结合海空双港、自由贸易港区等条件,发展前景必然宽阔。

因此若说「桃园航空城计划」是台湾产业转型与创新之转捩点,并无丝毫过誉,但也凸显此旗舰计划只许成功、不容失败。有监于此,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台湾智能航空城产业联盟、中华航空等单位通力合作,特别举办「国际智能航空与运筹论坛」,期望透过产官学研专家集思广益,加速催生各种智能运筹服务与创新方案,促使台湾企业与跨国大厂强化合作,行销台湾的智能航空与运筹相关产业,带动发展各产业之商机动能。

交通部常务次长吴盟分认为,桃园航空城是一个关键的平台载具,可善用第三跑道、「蛋黄、蛋白」等机制,使资通讯、物流等产业获得良好整合,继而培育智能加值服务,终至藉由整厂输出模式,行销至全球各大城市或机场。

台湾智能航空城产业联盟会长蔡力行表示,该联盟于2013年12月成立,现有90位产业会员,亟思连结人流、物流、金流及信息流,为桃园航空城提供最具前瞻性、创新性的建议,共同致力发展各式智能城市应用。

以IT为核心的服务型机场

桃园机场公司总经理费鸿钧指出,智能机场等于「运量」(含人流、物流及航机起降)加「高科技应用」,因此其一方面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建筑信息模型(BIM)、鸟击通报系统等ICT能量,提升机场营运管理效率并强化机场保安措施,以打造智能机场营运管理机制,另方面则透过建筑能源管理系统(iBEMS)、停车位查询系统、厕所清洁评比系统,据此建构绿机场并改善旅客服务,提供优质的智能旅客体验。

与林同棪工程顾问公司,合作参与桃园机场第三期航站(T3)与智能航空城总体规划顾问的荷兰机场顾问公司(NACO),其区域经理Joeri Nicholas Aulman表示,荷兰史基浦机场被喻为欧洲门户,吸引大量企业于周边设置营运总部,堪为桃园航空城的借镜。

Aulman认为桃园航空城具成功招商的实力,只因未来T3与T2将串联为超大航站区域,可容纳更大旅客流量,并以流畅动线提升旅客便利性,更凭藉多功能大楼(MFB)挹注休闲、生活等丰富机能,吸引优质人才在此工作,外加便捷易通的陆侧联外交通,皆是吸引外商设立营运总部的有利条件。

美国德州达福国际机场(DFW)董事会董事曹明宗指出,DFW目前集结24家客运航空公司、16家货运航空公司,不仅位居主要内陆货运枢纽,其货运航线更衔接全球17个主要的货运枢纽,故而形成全美Fortune 500总部聚落之一。DFW成功关键在于成本竞争力高、交通便捷、外贸区(便于将产品分销至全球),并善用创新技术打造海关通关便利设施,也致力提供机场停车引导等多项信息指南应用服务,力求为国际旅行者提供全新服务与设施;而DFW已与桃园国际机场策略联盟,今后彼此相互学习成长空间甚大。

从枢纽机场 发展为物流运筹中心

本次论坛,特别安排进行由DIGITIMES总经理黄钦勇主持的「从枢纽机场到物流运筹中心」高峰座谈,与谈人包括大联大控股公司董事长黄伟祥、台湾微软总经理邵光华、英业达首席顾问王玮,及开发科技顾问公司董事长刘绍梁。

黄钦勇认为,桃园机场的投资价值,非仅止于钱进钱出,而可形塑为一平台,让国际旅客亲身体验最好的应用服务,并与政府大型产业发展计划挂钩。

刘绍梁指出,1984年政府已规划将台湾发展成为亚太营运中心,当时已有蛋黄蛋白概念,然较诸现今桃园航空城,仍旧有所异同,不同的是当年网际网络、移动应用尚不发达,且犹未历经中国崛起、金融海啸等冲击,政府心态偏向兴利、较少顾虑防弊;相同的是仍需仰赖政府、民间共同参与,不论在思维上、流程上都是莫大挑战,亟待持续努力。

王玮表示,对于资通讯产业,智能航空城计划是一大契机,可借此作为实验场域,打造世界一流的应用,继而整厂输出至全球;在此发展过程,有三大关键技术不容或缺,一是赖以建造强大地基的云端运算,二是触发各类智能应用的物联网,再者则是负责分析,并产生智能化、差异化价值的巨量数据技术。

黄伟祥说,举凡成本、速度,皆是企业评估是否设立发货中心的要项,因此桃园航空城欲与星港争雄,诸如关务、绿色通道、税赋等政策或法规,犹有进一步松绑优化之必要,只要这些环节能渐进式改善,则足以吸引外商的条件,就可望自然成形。

邵光华指出,综观过往台湾公部门IT采购样态,向来重硬而轻软,容易沦为价格竞争,期许桃园航空城计划,能带头跨出有别以往一大步,转而高度重视软件与服务,并多方引进海外先进技术与典范案例,勇于创新并发扬光大,形塑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动能。

强化智能服务 为产业注入商机活水

不可讳言,欲使台湾跃为外商所认可之亚太运筹中心,单凭「蛋白」、意即机场自身的软硬件建设,尚且有所不足,其余举凡旅游、物流、贸易等各式智能化方案,才是画龙点睛的关键所在;为此,本论坛邀集与这些题材相关之指标性企业机构,阐述如何使桃园航空城的「蛋白」更为丰硕甜美。

中华航空资深副总经理韩梁中,就「以旅客为核心的『智能旅游方案』」发表演说,阐明其如何善用移动设备普及趋势,接续孕育航空移动行程管理(含乘客报到、行程管理、快速登机、行李管理等机能)、e化客服、智能机上多媒体系统等顾客有感应用服务。

公路总局主任秘书陈文瑞,强调便捷公路体系是智能物流的基础,而货品「快速移动力」是产业致胜的关键,因此该局正积极建构完善的航空城联外交通建设,藉以增强公路运输路网之快速移动力。

DHL台湾区总经理朱耀杰,顺着「聚焦、连结、成长」脉络,阐明台湾通往世界各地的连结性强,辅以自由贸易示范区有诸多可贵资产,不仅适合推动货物出口,也具备操作反向物流的优势条件,只要聚焦发展「前店后厂」、委托加工等核心营运能力,必能成为重要区域枢纽,成长指日可待。

论坛的压轴戏码,则落在由关贸网络副总经理张陆生所发表的「贸易物流Big Things、航空贸易的Next」演说,点出2010年过后ECFA与小额贸易,已带动电子商务与贸易热潮席卷台湾市场,预期两岸贸易可望持续成长,而两岸跨境电子商务更是大势所趋,今后务须在税率、通检、通关、电子支付等措施上力求突破,进而透过创新关务机制及云平台等信息服务,提供最佳物流服务,增加商品流通的自由及其附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