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产业运筹供应链 提升企业获利
全球电子产业供应链可说是十分复杂,内容涵盖IC设计、IC制造、IC销售(原厂直销)、IC代理销售(经代理商)、ODM厂商成品制造,若再加上「原厂消费者需求市场调查」,就会形成一个循环的全球电子产业供应链。大联大控股营运规划室处长庄奇照指出,厂商要详细检查供应链运作流程,找出适合自家公司产品的供应链管理标准,才能有效降低公司库存,进一步提升公司获利。
庄奇照指出,对于大多数的上游半导体IC供应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确认销售何种芯片商品,而这取决于全球业务行销组织的市场调查汇整数据。只要全球业务行销会议确认销售方向,IC公司就会依照市场需求设计新规格IC芯片。一旦IC芯片完成设计之后,就会开始进行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仓库存放等动作,也就是执行「需求预测/订单/物流模式」三部曲。
对于下游成品制造商而言,由于采取的是接单后生产出货的销售模式,业务模式反而变得单纯,也就是每周调整需求预测(包括13周预测),每周调整订单,同步检视每周产能,并且每天确认物料,因此业务接单好坏与否将决定制造产能。
段标:大联大调节市场需求 整合市场所需.
由于大联大是专业电子零件代理商,重点是在于提供调节与整合功能,因此面对上游制造业,大联大提供:(1)协助代管仓库、(2)反应客户需求信息、(3)协助在地化服务、(4)协助推广市场、(5)协助供应链管理,进一步达到缓冲市场需求与供给量差异的调节功能。
在面对下游客户时,大联大提供多样服务供客户挑选,包括:(1)协助代管仓库、(2)反应制造供给信息、(3)协助设计导入、(4)实时供料、(5)满足各种供货模式、(6)协助供应链管理,并达到协调整合客户需求与制造商生产。
协助下游正确预估需求 大联大进行预估数据双重确认
庄奇照表示,因为大联大之类的中游零组件代理商需要扛IC芯片库存,而IC芯片供货也不是说有就有,再加上下游厂商有订单就会马上生产,如何扮演好中游零组件代理商的角色,可说是相当重要。
举例来说,当下游业者接获订单,便会向中游零组件代理商提出需求与订单,而中游零组件代理商则会透过双重确认方式,实时将生产所需芯片数量直接送到加工厂,让客户使用,避免在客户处囤积过多不必要的备料。对于下游业者来说,这也是避免库存累积的方法之一。
段标:高效率仓储管理系统(WMS) 商品错误率低于0.002%!
在大联大的仓储管理系统(WMS)当中,全面使用条码进行管理(1维/2维),并且确认储位信息正确,捡货信息明确;详实记录Date Code信息,确保存货是先进先出;搭配信息系统整合,提供下游客户实时信息。
因为大联大控管存货Date Code,而且严格控管各项作业进度,达到每日订单准交率100%,并且提升作业品质,商品错误率低于0.002%,可说是供货准确度相当高!
段标:提升下游客户竞争力 大联大提供B2B专用加值服务
由于亚太电子产业市场相当竞争,因此下游厂商常常会面临各式各样的挑战,包括:(1)需接受较长付款时间、(2)交货时间较短(上长下短)、(3)订单预测的可确定性较低、(4)需提供仓储管理/供应商管理库存/接单后生产、(5)模块化技术解决方案、(6)跨区域或国家进行下订单/交货、(7)定制化交货服务。
为了提升下游厂商竞争力,大联大特别提供下游客户B2B专用加值服务项目,包括提供:(1)原厂技术支持、(2)提供设计/应用服务、(3)提供财务支持、(4)进行供应链管理、(5)提供跨区交易支持、(6)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7)提供物流库存服务、(8)导入电子化服务。
段标:大联大B2B供应链管理系统 将供应链作业时间缩短至1~2天
为了让下游业者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大联大采用WPG E Business (B2B)管理模式。在商业交易方面,采取透过程序软件自动化传送商业数据给商业交易夥伴,借此同步执行e化供应链管理,减少人为输入作业延误与错误,并提升日常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在E Business (B2B)模式当中,大联大也导入WPG E Biz Strategy Plan,也就是内建决策支持体系、减少人为错误决策机会;设置预警机制,提供事前预警、事后提醒的功能;并建置移动办公室,强调「不在办公室,也能办公事」。
也因为B2B管理架构的导入,因此将原本成品供应链所需的6~10天工作天数,缩短至1~2天。不仅减少下游客户库存问题,也能减少人力,并且避免人员发生疏失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