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e管理 动态又实时
由于客户导向的趋势使然,产品生命周期愈来愈短,产品种类千变万化,工厂的生存价值,已经不能只是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还必需要能够确实掌握生产进度、备料计划、制程及外包管理,并能实时核算其生产成本,以缩短制造周期,提高产能利用率,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由于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往往无法实时掌握生产良率,或追踪在制品,若要因应客户需求,随时动态调整生产线的状况,企业势必得整合和管理所有工厂内部的可运用资源,掌握制造过程中的所有活动,以及人员的技术和效率,才能发挥整体的效益。
用MES提升生产效率
导入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已是许多企业的优先选择,从接获订单、进行生产、流程控制一直到产品完成,透过MES可主动收集及监控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生产数据,以确保产品生产品质。
由于MES可透过关连式数据库、图形化使用界面、开放式架构等信息相关科技,整合企业生产所需的核心流程如订单、供应商、物管、生产、设备保养、品管等,并将生产在线的生产信息,以Web或其他方式,实时传送给使用者监看,如在生产活动发生紧急事件时,还能提供现场紧急状态的信息,并以最快速度通知使用者,如此一来,可因此减少没有附加价值的活动,降低对工厂营运的影响,进而改善企业制程,提高生产效益。
以IC、LCD、PCB及电子零组件等高科技产业为例,由于制造现场流程复杂,分批、并批、跳批、外包、插单、抽单等异常生产状况极为频繁,一旦以财务、会计为出发点的ERP系统提供的制造相关模块,无法应付状况频出的生产线状况时,企业就应该考虑选择,从工厂营运层面考量的专用型MES。
MES的基本管理功能
一般而言,MES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几种管理功能:首先是物料追踪(Material Tracking)。由于每个用来生产的机械设备,一定都会因为机械零件耗损或因为人员操作失误而造成停线的状况,管理人员此时可透过MES来追踪机台、设备、工具的保养状况和维修数据,以确保机械设备可以最好最充分的利用,并可作为日后追踪保养的依据。
此外,在生产物料方面,MES可提供生产状态和工作配置查询,往上可追踪每个材料元件,由仓库领料、备料,到生产线投料生产,甚至于是WIP半成品的工作站转移,都可以由系统追踪查询;往下不只可以让生管单位人员掌握订单目前的生产状况,业务人员也可以进入MES查询目前的生产状况,实时得知产品的生产阶段以及预计何时可以完成,以随时提供客户的订单生产状况,提供最动态且实时的服务。
其次是实验室数据(Laboratory Data),所有管理制造生产所需的资源,包括机器设备、工具(治具)、劳力、材料、文件等其他数据,产品开发单位都可以利用这些加工作业的相关资源,制定或改善实际量产时的标准SOP作业流程。
此外,透过 MES还可制定标准的数据传输界面,透过机器或人工分式收集,可以直接方便快速的获取内部生产作业相关的纪录或参数数据。作为工程师改善生产流程或是提高产品品质、增加产线产能的依据。
再其次是制程数据(Process Data),由于MES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监控生产、自动或协助作业人员改善进行中的生产作业,因此只要生产线有任何的异常,MES都要能及时反应,并针对各项生产异常状况,进行错误排除,以有效的减少生产线停摆的时间,
此外,利用系统提供实际作业结果与历史纪录,以及预期结果的比较分析报表,还可实时分析生产线制程数据,提供修正问题的对策方法,找出产线生产异常原因,并且确保产品生产品质。
最后是工厂文件(Plant Document),MES必须能够自动产生各种生产单位的相关文件纪录,包含使用手册、SOP标准作业程序、工程图面、设备执行程序以及ECN工程变更数据等,并统一管理,除了可以达到无纸化管理,也方便让人员直接在系统查询,甚至可以依照每个人员的权限不同,控管其可以观看机密文件数据,以兼顾安全与效率。
单靠MES还不够 整合ERP才能发挥e制造的效率
相较于工程现场管控(Shop floor control;SFC),比较关注工作机台的数量控管及转移,MES其实更重视生产数据的收集及后续应用。如产品有瑕疵时,可以透过MES追查是哪个时间点所生产的哪一批产品有问题,如此就不用全面回收所有产品,不但可减少企业损失,缩短回应的时间,更可挽回企业对外的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MES不只是1个软件而已,更是1个环境架构,因此所有的实时信息,通常要和其他信息系统,如ERP、WMS(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仓储管理系统)结合,才能让企业、工厂或流程控制系统之间的鸿沟得以连结,以达到库存数量的精确管理,减少库存及运输费用,或是结合BI(商业智能),方便管理单位可以使用不同的角度,分析企业内部各项资源状况。
总之,如果要提高企业产线的生产品质以及效率,单靠1套MES其实是不够的。企业最好能先行导入ERP,让企业内部流程均已标准化后,再针对企业生产特性,选择符合企业需求的MES,才可真正有效发挥e制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