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应用不断推出 云端运算逐步迈向成熟之路
这几年来「云端运算」俨然成为各大论坛展览的热门话题,不论产业界还是学术论坛,几乎是出口成「云」,一切向「云」看。擅长电子制造业的台湾眼看新一代商机浪潮来袭,自是不能错过,于是积极思考从硬件制造这端该如何着手切入,在云端浪潮中立有一席之地。
在整个云端产业链中,直接与台湾相关的,自是云端服务器的制造。再往上一步,就是云端操作系统。由于「可弹性扩充运算能力」是云端运算架构很重要的特性之一,因此,身负「将后端多台云端服务器运算能力整合,并重新以虚拟化的形式提供给使用者」重责大任的云端操作系统,很自然地便成为台湾业界在云端产业链中跨入软件的第一步。
在台湾,学术研究单位如工研院、资策会皆有云端操作系统研究计划;而自身经营云端服务的业者如中华电信、华硕子公司全球联讯,其内部所采用的云端操作系统亦为自行开发。在各方争鸣的状况下,云端操作系统似已不是台湾欲在云端产业有所发展的瓶颈。接下来,要如何开发出能发挥云端运算威力的实际应用,才是决胜关键。
云端智能影像分析及检索系统「SnakeEyes」
虽然监视系统的技术日益精进,不论是画面精细度或连续录影时间,现今系统都已达到相当水准,但存储下来的影像数据也随之大量成长。然而,要在数量如此庞大的影像数据中,以人工监看方式从中追查出有效信息,往往耗时耗力。
由工研院云端中心开发,名为「SnakeEyses」的云端智能影像分析及检索系统,则是利用云端运算的威力解决了这项难题。往后若欲寻找失踪车辆或可疑车辆行踪,再也不必动用大批警方人力逐一监看影像画面,只要短短几分钟即可找出有效信息,增加破案成功机率。
当使用者欲使用系统寻找车辆踪迹时,首先要以人工方式在系统提供的地图上画出一个可能区块,接着再输入车号、车种,并且依据车辆可能遗失时间设定欲查看影像信息的时间范围,例如1日内或者3日内等等。接着,系统便会将这些设定条件传回后方的云端中心,而云端中心则将会自动与各警局的影像系统连线,并使用其所拥有的运算资源对所有影像数据进行车牌识别后,将结果呈现在系统上,让使用者勾选以进行二次确认。
确认后,系统会将所有曾拍到该车辆的监视器于系统提供的地图界面上显示出来,让使用者了解在过去这段时间中该车辆大致行经路径,也可供使用者进行下一步追踪。此外,使用者亦可透过点选方式,直接挑出特定的摄影机所拍到的影像进行慢动作浏览,以确认相关信息。目前这套系统正与新竹市警方洽谈合作可能中,预计2011年底会进行进一步测试。
此套系统除了结合工研院的车牌识别技术外,亦可与脸部识别、人像识别等影像识别引擎结合,以进行老人小孩或其他对象的协寻活动。而这套系统由于善用了云端架构中强大的运算能力,以致能大幅缩短作业时间,进而有效取代人工。透过云端网络界面方式,系统一旦建置后不但各处分局皆可使用,亦可透过手持移动设备进行查询,其机动性及实用性更为提升。此外,由于云端架构中运算资源的扩充十分便利,若遇重大事件,使用者欲提升影像查找速度,只需透过云端操作系统指派更多运算资源,即可达到加速目的。
华硕深耕消费者云端服务
相对于工研院开发供警方使用的「Snake Eyes」,华硕全力投资的子公司全球联讯则从2年多前,就投入研发消费者市场的云端服务。早在2008年,全球联讯便推出了云端存储服务ASUS WebStorage,免费提供空间给EeePC的购买者使用。就某方面来说,可视为早期小笔记本电脑存储容量不大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随着苹果iTunes及App Store的巨大成功,软件及数码内容的重要性终于引起所有硬件厂商注意,体认到单靠硬件上的效能突破并不足以创造出消费者需求,必须考虑搭配其他的数码内容及软件创新,才能提高消费者对整个系统的依赖及黏着度。全球联讯也于2010年初推出了软件商店「@Vibe」,主攻数码内容部分,甫上线便可存取超过2,800个游戏、8,500个网络电台、530,000首歌曲与超过1,200个在线学习课程。
在存储与数码内容之外,文件照片打印也是很受欢迎的应用。其中,7-11在推出iBon打印后,颇受消费者欢迎。若使用者临时有打印需求,只要带着U盘至超商便可将其中文件及照片打印出来。全球联讯瞄准此商机,也将其云端存储服务ASUS WebStorage与iBon打印结合,在2010年9月推出「云端打印服务」。使用者可将欲打印的档案存放在ASUS WebStorage上,就不需携带U盘,直接至7-11透过iBon便可将ASUS WebStorage上的内容下载打印,对于平时有使用云端存储系统习惯的使用者可说是相当方便。
云端运算,先着陆才能高飞
台湾在云端运算发展上遇到的困境,与移动手持装置领域上遇到的问题如出一辙。由于长期发展代工业,台湾厂商于制造管理方面的经验相当丰富,但在移动手持装置领域上,硬件只是第一步。使产品找到关键商机的决胜点,还是在于依使用者需求创造出对应软件搭配。云端运算目前面临的窘境,便是服务器制造与弹性扩充运算资源的虚拟化技术已经颇为成熟,管理分配资源的云端操作系统也已有某程度发展,但却缺乏能一击中的杀手型应用。于是除了防毒、存储等较为直觉的云端应用能有发展外,其他云端应用不少则是从厂商观点出发,期望使用者能因这股云端风潮,愿意将原本运行于企业内部的系统搬上云端,多少带点一厢情愿,有着「为云端而云端」的味道。
然而工研院以车辆追踪为目标的「Snake Eyes」系统、华硕瞄准终端消费者需求所推出诸项产品,皆基于真实使用情境需求下所推出的云端服务。且不论其后续发展如何,至少开发者不再一厢情愿,而是考虑到使用者需求,发掘了新的使用情境。相信在此氛围下持续发展的云端运算,杀手级应用不再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