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reless Display家用宽频无线应用趋势
无线宽频应用逐渐普及,无线化的多元应用也渐渐成为主流,并深入家庭网络应用环境!近来相当热门的Intel Wireless Display家用影音无线联网技术,值得进一步探讨,尤其是在Intel于Core i系列运算解决方案推波助澜,支持Intel Wireless Display家用影音无线联网技术相关解决方案,预期也将成为市场热潮...
Intel Wireless Display简称WiDi,最早为2010年1月由Intel所提出,所谓Intel Wireless Display是基于现有相对成熟的IEEE 802.11g无线传输技术的泛用无线影音传送技术。在还未有WiDi技术前,使用者对高清影音自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传送至家用电视的应用情境,往往必须利用HDMI或是DVI进行实线连接,若是采整合音源的HDMI或许可以简省音源线路,而采行DVI就还需要另备音源线路。
实线连接难以因应1,080p视讯多元应用需求
使用实线连接的方式,实际应用会遭遇连线距离问题而影响实用效果,例如,书房电脑与客厅电视未必近在咫尺,或是大量繁杂的线路连线至客厅,如此一来也形成运算平台的影音视讯加值应用困扰。无线化的应用技术在Wireless HDMI已有将HDMI朝无线化的应用方向,早期版本虽然未能达到1,080p(1,920 x 1,080)视讯水准,但新版本已能透过运算平台支持,达到无线化的1,080p传送需求。
即便Intel主导的WiDi技术仅能在Intel新一代的电算平台上实践,但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下,早有许多相关技术因应无线化影音传送需求,如WirelessHD就是发展已有一段时间的无线影音传送技术。
WirelessHD标准距商品化仍有一段时间
关于无线影音技术的市场反应,实际上新兴的WirelessHD标准仍须进行大量的技术与市场行销努力,加上还有超宽频(Ultra Wideband;UWB)同场竞争,多数UWB产品专注于WiMedia倡议的Certified wireless USB扩展规格,但实际上相关解决方案仍须进一步整合,即便相对较有机会的无线HDMI替代方案可以仅用500Mbps不到的传输效能,进行非压缩格式1,080p视讯、音讯信号传输,但相关市售产品仍不多见。
有别于无线影音传输技术相关厂商的现况未明,由Intel提出的Wireless Display架构,试图利用目前具市场影响力的Intel Core i系列处理器与新技术进行整合,开发针对Intel笔记本电脑或桌上型电脑之WiDi无线影音技术。
Intel Wireless Display采务实的方式实践无线化设计
在Intel的技术架构下,采行WiDi技术的平台,似乎在无线影音高清传送应用实践方面更具可行性,因为Intel的WiDi架构是利用相对普及的Intel电算平台,在Core i处理器与对应芯片组即解决繁杂的技术整合问题,利用新的处理器整合显示芯片运算架构,大幅简省WiDi架构必须面临的影音实时硬件编码、压缩运行需求,再透过对应的芯片组处理繁复的信号传送影音需求,在系统硬件端即大量解决技术与兼容问题。
而在使用端,因应WiDi兼容显示器或传输中继装置的设备支持性有限,Intel也有推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供第三方硬件开发商进行技术整合,例如,NETGEAR等厂商,就有推出支持WiDi的影音传输转换器,可以将无线化的WiDi传输信号透过无线接收、硬件解码成HDMI标准影/音传送信号,将WiDi的技术瓶颈(即电视端的支持性)突破,让Intel电算平台的运算资源延伸到客厅应用环境。
相较现有同性质的无线影音传送技术,如WirelessHD,在相关装置与家电的整合,仍未能达到如WiDi具商品化潜能的境界,在商业端的市场推力明显比WiDi弱许多,而新一代的Core i电算平台,初期会透过笔记本电脑整合大量释出WiDi应用的电算装置,亦即最新整合Core i的笔记本电脑系统,不用透过相关硬件追加就能享受WiDi的无线影音传送技术,即便家中影音装置尚未支持WiDi,也可透过如NETGEAR PTV2000这类WiDi信号处理装置,让家用电视升级无线显示技术,享受WiDi技术带来的便利性。
WiDi 2.0版因应完整1,080p视讯无线传输应用
检视WiDi技术成形条件有几大重点,首先是2.0版本规范可达到1,080p视讯传输、5.1ch声音传输,在视讯编码、解码技术则采取h.264硬件压缩、解压技术因应,无线技术原本由IEEE802.11g升级为802.11n,在IEEE802.11n技术方面,支持2.4GHz与5GHz两种不同频段,以因应制造厂商针对不同区域的兼容需求。因应第2代Core i处理器系列,全新处理器内置图像处理器,以硬件实时压缩来因应h.264的繁重影像处理工作。
不只是WiDi技术因此受惠可达到实时1,080p的视讯压缩传送水准,新款Core i处理器也能支持Quick Sync Video、Intel HD Graphics等新增功能,尤其是Quick Sync Video甚至可以将4分钟的HD影像仅花费16秒即完成h.264格式压缩,没有高效处理器与绘图功能整合,很难达到相同效能。
目前新上市的处理器、芯片组及无线芯片,包括Intel Core i7、i5及i3处理器、Intel 6 Series芯片组、Intel Centrino Wi-Fi技术,将用于多达500多款新桌上型电脑、笔记本电脑产品开发,发挥自系统端技术整合的优势,让无线化的1,080p视讯影音传输得以快速成形,并以相对较低成本与跨入门槛满足应用需求。
DRM技术整合 提供完整内容应用体验
在数码媒体播放方面,没有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技术因应,相关内容厂商对于播放技术的支持将采取更为保守的态度。以WiDi技术而言,目前2.0版本已可整合具DRM数码内容保护的传输支持,例如DVD、蓝光影音光盘原先预置的数码版权保护机制,在采行WiDi无线传输高清影音时,也可达到原先的数码内容版权保护要求,针对内容厂商也可提供相对较安全的内容保障,减轻后者对数码内容保全不周的疑虑,更有信心共同推展无线化的高清影音播放技术。
目前WiDi技术还算是相对新颖的视讯传输规格,即便Intel已经准备好电脑端的相关解决方案,针对第三方硬件转接盒的开发商,也有新的因应方案可供选择,但对于新版本的1,080p视讯支持方面,目前仅有NETGEAR Push 2 TV HD PTV2000、BUFFALO PC-TV1/HD、I-O DATA WDA-X1等产品可因应WiDi 2.0技术的影音串接传输功能,早期产品无法播放具内容保护的影音数据问题,在二代产品的技术奥援下,也可轻松处理具影音版权加密数据,目前这类第三方WiDi功能硬件的市场售价约在99~120美元之间,实际应用时,视讯的延迟问题相当少见,可见产品已具实用价值。
而在WiDi技术运行的过程,原有Host端(电算平台),本身的Wi-Fi技术即必须同时建构Wi-Fi应用与基站功能,而担任接收端的电视转接器硬件,本身即为一个Wi-Fi接收端的设备,这部分的网络信号处理负载,本身即同时兼具数据接取、传送,与软件模拟基站的相关应用与运算,相形之下,旧规格基于IEEE802.11g的应用模式,仅54Mbps的传输极限难以因应技术需求。而采行IEEE802.11n技术,其架构可获得更高的带宽传送余裕,让1,080p影音无线化传输的应用目的更容易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