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看到的黑客任务去中心化世界

朱宜振
2018-12-05
在电影黑客任务、一级玩家所塑造的數字世界中,數據经济就是这些數字世界上所产生的一切。Pixabay
在电影黑客任务、一级玩家所塑造的數字世界中,數據经济就是这些數字世界上所产生的一切。Pixabay

老实说从接触区块链开始,黑客任务(Matrix)这部1997年的老电影就一直在我心中缭绕(曾几何时1997年的电影已经是老电影了),每次当有人倡议著去中心化的未来,描绘著一个不需要政府和企业的世界的美好!但我却一直觉得在这去中心化的乌托邦背后有著不协调感。

到底是哪呢?后来发现了,因为倡议者本身可能就有著自己的意图目的和服务想推广,那不就是去中心化的悖论吗?倡议者本身就是个中心,接著陆续有人修正了论述成为多中心化和去中间化。然而,去中心化世界的理想是可以说说然后就成形吗?

相较于不断的倡议去中心化,笔者更希望务实的来探讨这样的世界可以怎样来「逼近&趋近」,可能带来的实际样貌和冲击为何?于是我们该来说说黑客任务这部科幻史上的经典了。

电影的背景描述著现实的世界,看起来都和你我所熟悉的世界无异,但真实的状况却是人类活在由Matrix所运作和营造出来的數字世界。

人类在这样的世界中,肉体已经不那么重要,甚至成了整个Matrix赖以为生的电池,而Matrix则负责建立數字的双生世界让人类生活其中,从出生到长大甚至恋爱,以及进行每天无时无刻发生的各种交易,除了Matrix以外等于就是个不以人为中心的去中心化世界。

这不正是所谓去中心化的一个未来理想样貌吗?

当前世界最接近这样世界观的,还有一部近期的电影,由Steven Spielberg所导演的一级玩家(Ready Play One)。除了没有Matrix在运营,但有个企业想方设法想要拿下整个Oasis以外,基本上也诉说著人类的主要活动(经济行为)都发生在數字世界中。

若我们来仔细思考,不管是黑客任务或者一级玩家的世界都极有可能发生,你可以试著把电影当成是一种UI/UX的使用者界面和体验,区块链、物联网、工业4.0、AI以及數字身份等等就是让这样的數字世界启动的基础建设,而數據经济可能就是贯穿这些电影让其真实发生的主轴。

在黑客任务和一级玩家的數字世界中,你若一样要有房子和各种设备,那么就得有數字资产的基础建设来让你真实世界的这些装置在數字世界里归户在你身上,这是区块链和數字身份所达到的基础建设。其中,不只人而是万物都必须要有身份(ID)才能达到,这得靠万物联网后的基础建设才能达到。

你要与人做生意交易,付钱的方式可以用數字世界中的货币来达成,而这货币应该也得是归户在你身上的數字资产,而非是记录在某中心化服务中的数据,并且这些货币也可如同真实世界任意由个人意志来做转移和交换(我钱包的钱直接经由我的意志来放到你的钱包),这就是可用加密货币来达成的基础。

數據经济就是这些數字世界上所产生的一切,都会有著不同类型的原始數據和透过各类型交易的交易數據,包含金钱交易以及物对物对人之间产生的數據交易,基本上只要有交易(价值的交换)也就必然形成了數據经济(这可能是真正的大未来)。

上述两个情境几乎就是數字世界日常生活的大多数了(请不要问我更多的娱乐行为),为了达到这样的使用者体验,你可以选择透过中心化服务来达成,或者透过一个不那么中心化但还是有人来监督管理(我就不说是控制了)的服务来达成,毕竟从不同的角度都可有著合理的诠释,未来还有更多的可塑性。

我们唯一明确可以知道的是,不管是美好的体验或者是有点恐怖的未来,在基础建设层不是简单的使用者体验就可以了,就像现在很多人直接用一句「区块链解决了xxx的问题」一般。问题确实有机会透过区块链的部分特性来解决,但解决问题的本身不见得需要区块链,端看区块链能否解决的更好,或者因问题整体的规模不同了而必须用新方法解决,这新方法可能会是区块链。

美好体验背后的基础建设需要深度科技的投资,未来世界的推动和到来如果是个必然,那么能否在正确的道路上投入研究和创新,并且活著到看到这世界的到来,大概是所有创新者的共同愿望吧!

SSX南星创速器及物联网区块链新创BiiLabs共同創始人与CEO,第一代網絡人,所创办的梦之大地BBS曾为臺湾前十大BBS站多年(至今依然运作中),人生从互聯網到电子业的工业电脑,及特殊电信铁道应用产业到物联网,长期深入探讨Deep Tech的应用及价值。2017年与伙伴投入成立BiiLabs利用分散式帐本应用解决万物联网的挑战,提供符合新一代隐私保护的解决方案。
智能应用 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