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ADI
member

以工业元宇宙形塑新时代供应链

智能制造在全球智能应用的统计数据中,属于后段班表现。

综观近年来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5G等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导入风起云涌。不过,相较很多领域的蓬勃发展,智能制造在全球智能应用的统计「数据」中属于后段班的,显示其复杂度所导致的难度,远比其他领域困难。

一场世纪疫情对供应链所造成的冲击,迄今尚未完全解除,加上各方对2023年经济情势的预估都偏悲观,「K型反转」态势将拉开业界胜败输赢之间的差距。预估在疫情逐渐解封后,K型走势也将出现在积极与消极布局布局的业者之间:口袋够深且危机入市的业者,可望在下一波复苏中加速成为赢家。

相较2021年致力倡议元宇宙发展的MetaCEOMark Zuckerberg,近期裁员超过超过1万人,另一只K脚却在元宇宙的实践中,出现有趣的上行反差。富士康团队则提出「元制造解决方案」,整合将云端、地端进行整合服务,透过工业物联网完成软硬件互联、虚实整合,透过让AI、XR、5G打通数码孪生(Digital Twin)的各个环节,打造智能工厂与智能供应链,「工业元宇宙」一词甚嚣尘上,成为业者因应全球新保护主义的最佳利器。加上工业元宇宙的建构十分复杂且具挑战,高门槛一但被建置之后,竞争者将难望其项背,竞争力高下立分,也构成上行K脚的寡占优势。

有调研研究机构推估工业元宇宙的风潮带动对智能制造的投资,全球市场规模于2025年将突破5,400亿美元。从德国2012年提出工业4.0倡议后,各国依样画葫芦地推出类似政策,殊不知德国以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底气向上堆叠各种可能,此与工业基础不足的经济体所拥有的资源与可能发展的路径截然不同。

无奈2022年一场俄乌战争重击德国的能源结构与工业发展的前景,加上美国在工业化的倡议吸引着更多美国与全球布局的想像。

Siemens于2013年9月投产的成都智能工厂,是德国安贝格工厂的实体孪生(2座工厂的规划与机台完全相同),这个布局与数码孪生可谓相辅相成,因为只有智能机械不足以成事,即便数码化、智能化工厂都尚未能竟全功。思维架构必须以全面营运的观点,观照所有上下游供应链智能化。因此,Siemens的布局可谓既深也广,以其工业设备的既有优势,铺垫工业4.0的核心数码孪生,建构工业元宇宙的生态系与其竞争力。

所有生产制造领域中,半导体产业在内的电子业具备高度标准化的特性,甚至在流程上已接近化工业的连续生产。不过,高度标准化的制造与营运流程并非所有产业的现况。

目前智能制造的关键节点在于可程序化逻辑控制器,而且多数仍在撷取数据的Outbound模式。工业元宇宙的应用以「程序化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为双向生产数据的转运站,将大幅提升单机、整线、与整厂的联网效能。若以每一台PLC作为一个IP节点,架构5G应用的工业元宇宙,情境本位的规划(Scenario-based Planning)可推估一个数码透通的供应链将大幅提升企业专网的应用价值,但前提是关键节点之间彼此的联通,以及从联通数据后所创造具有意义的管理价值。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依旧是联通成功的唯一路径。

布局工业元宇宙除了技术面的挑战外,组织间的挑战更为严峻!

挣脱信息孤岛的限制,长久以来都有赖软实力的发挥,部门之间、厂区之间、上下游之间,倘若信息全面透通,效益自不在话下,但有许多管理面的障碍需要克服。

首先,以过去供应商与客户间在追求成本优势时的挤毛巾做法,遗留许多夥伴关系中不信任的变量。

其次,等化(Synchronize)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智能化水准涉及重大投资,合理化相关投资报酬,方能通过董事会的决议。

第三,组织间的文化与流程的异质性需要被理解与有效衔接,上述情境本位的规划才有机会实现。

最后,信息安全这项大哉问,依旧考验新次时代供应的建构进程。

面对各国新保护主义的新局,以科技创新突破政策桎梏,反映科学发展观,反制人为政策对市场经济的干扰,但在实践科学技术打开僵局之际,有待同步排除策略与组织面的障碍。

台商在这一波工业员宇宙技术新布局阶段,除了新设备的投资外,全面翻新组织架构与企业流程,即可在下一波竞争中脱颖而出。

现任逢甲大学讲座教授、逢甲大学社会责任中心CEO暨跨领域设计学院院长。专精于专利与产业发展,20多年来致力于桥接产业界与学术界,举凡技术智财规划与商品化、营运模式创新、生态与平台建置、效益导向的生态系统整合,均以促进产业发展的价值创造为目标,结合公、私部门资源条件,开创独特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