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Microchip
member

5G iPhone都上市了 电磁波争议仍然存在

别担心,你的头痛问题不来自电子设备,也与电磁波无关。Unsplash

在科技快速进步的年代,新的应用如雨后春笋,但也有了新的安全疑虑。担心与害怕是人的本能,因为不了解,所以恐惧。譬如现在每天随身携带的手机,到处可见的基站,就常被质疑其对健康的影响。无线通讯现进入第五代,2G,3G,4G是否安全的老问题还没争完,5G又来了。这天天用的东西,到底安不安全啊?

5G移动通讯是什麽?移动通讯一般是无线的,是用电磁波传输信息,使用不同频率,不同处理信号的方式,然后由基站的天线向外发出,个人手机是一个接收器,也是一发射器,将信号传至基站。5G是目前最先进的方法,传送信息的速度及数量比4G又快又多,这在日益增多的通讯需求下,5G是必然的发展。5G除了使用一些2G~4G类似的频率,也会使用较高频率,甚至是毫米波。

5G所需的小基站布建增多,民众的忧虑也跟着提升。但其实越多的基站,其涵盖的地区小了,所需发射功率就越小,而且手机寻找基站也越容易,因此很小的功率就可通话使用,个人的电磁波照射就更低,这反而是科技进步的成果。

电磁波是否有害?

健康的疑问,当然要以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其实电磁波是否对人健康有害是存在很久的问题,自二次大战以来,美军发起了10年的研究,着重于雷达微波射频能量对军人的健康影响。此计划的结果推动了美国第一个射频安全标准C95.1「电磁辐射人身安全水平」,这是美国标准协会(现为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于1966年出版的。

目前最新的标准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的国际电磁安全委员会(ICES)所制定的C95.1-2019。国际非游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亦于1998年发布了曝露导则,经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大多数的国家地区都采用,包括台湾。2020年ICNIRP也公布了新版的导则。

电磁场的生物效应研究已经持续了70年,ICNIRP和IEEE ICES两个国际委员会已经在处理这个问题数10年了,而且其目标是提供限值来防止证实的或已知的不良健康影响,在低频是电刺激,而高频是热效应。

笔者从事电磁波安全工作近50年,深知恐惧的根源来自对「辐射」一词的混淆了核能辐射与电磁波辐射。比紫外光频率高的辐射,如X光,经过多年来的研究知道它会造成DNA断裂,产生基因突变,导至癌症,而且有累积效应,故称之爲游离辐射。而频率低于紫外光,包括可见光,微波,射频,功频,都是不会产生游离现象,因而叫非游离辐射。

非游离辐射因能量不足,不会造成像游离辐射那样严重的后果。已证明对人体有害的热效应是在高强度照射才会有的问题,在无线通讯,一般的照射强度都很低,世界卫生组织都说没有证明有害,并且没有累积效应。为避免混淆,世界卫生组织,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和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的文件尽量称之为电磁波射频「照射」或「曝露」,而避免「辐射」这个名词。

自1966年,美国第一个电磁波安全标凖就设定了包含毫米波的频率,2019 的IEEE标凖及2020的ICNIRP导则都对高频率的照射限值有更精确的新规定,为新的5G应用把关。世界各地的专家组及国家卫生机构的评审,均认为在目前国际电磁波安全标凖之内的照射,不会对健康产生任何影响。通讯业界也必须遵照各国法令规章架设基站,及测试手机。民众可信任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的2个国际电磁波安全标凖(ICNIRP、IEEE),一般基站与手机的照射强度都在安全限值之下,因此可安心享用5G移动通讯,不必要的担心反而会影响健康。

台湾大学电机学士, 圣路易华盛顿大学硕士,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博士。曾任职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洛杉矶希望城国家医学中心,佛州罗德岱堡摩托罗拉公司,从事研究电磁波安全与医学应用 。目前已退休,仍负责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的电磁波安全标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