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ADI
member

台韩半导体业「有点黏」的连动关系

KoreaN Semicon. Export by Country(2023)

半导体产业是外贸韩国的命脉,2023年韩国出口半导体1,310亿美元,进口1,060亿美元,顺差250亿美元。对外汇存底雄厚的台湾而言,贸易逆差是帐面数字,但对2023年底时外债达6,636亿美元的韩国而言,外贸出现逆差时,那是沈重的负担。

而半导体正是挑起贸易平衡重担的核心产业,一旦半导体不再获利,韩国将面对极为严重的后果!

本文将从韩国海关公布的韩国半导体出口结构、主力产品两大方向探索韩国半导体产业的现状。从帐面上的出口结构观察,韩国出口的半导体,35.8%直接销往国内,销往香港后最可能转往国内内地的比例是14.1%。

除了这两大出口目的地之外,越南的12.3%与台湾的8.7%分居第三、第四,排名第五的是美国的8.1%,其余国家相对比重较低。由于韩国的存储器占全球8成的比重,从韩国存储器的出口结构,大致也可以找到解读全球供应链变化的线索。

国内+香港正好贡献韩国出口的50%,虽比2022年略减2%,但依旧是出口主力,而之后得越南、台湾合计是20.4%,前四大出口市场合计70.3%,但关键不是出口国,而是到底谁买了、用了这些半导体?

以台湾零件代理商的出口结构、客户结构判断,国内客户的比重已经从6成降到5成,台湾回升到35%,而东协国家也同步上扬,显示美国的出口禁令,已经深度影响从韩国半导体原厂到台湾零件代理商的销售结构。

除了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自用之外,在国内、香港、台湾、越南市场流动的各国半导体,有80%以上是卖给台商、陆资大厂的,一旦台海生波,南朝鲜之间的38度线不会平静的!

当台积电被戴上地缘政治的大帽子时,三星的压力不会比较小!

与此同时,韩国也进口很多的半导体,来自国内、台湾、日本的半导体分居前三名,但真正的两大逆差国是日本与台湾。

来自国内的半导体很多是三星西安与SK海力士(SK Hynix)无锡工厂的贡献,主导权仍在韩厂手上,至于从日本进口的是设备、材料,包括曝光、长晶、蚀刻等设备,但从台湾进口的却是实打实的半导体。

除了跟联发科等台湾IC设计公司进口逻辑芯片与驱动IC之外,联电、旺宏、华邦也都是韩国的供应来源。其实三星、SK海力士擅长高端的存储器,韩国进口的微处理器与驱动IC竟然有45.2%来自台湾,这与大家一般的印象并不相同。

从这个结构观察,您认为「三星有灭台计划吗?」,三星我们如何在G2/AUKUS架构下,重新理解台韩之间的产业竞合关系呢?

为拥有近40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一手创办科技专业媒体《电子时报》(DIGITIMES),着有《矽岛的危与机》、《东方之盾》、《断链之后》、《科技岛链》、《巧借东风》、《西进与长征》、《出击》、《电脑王国ROC》、《打造数码台湾》、等多本着作。曾旅居韩国与美国,受邀至多家国际企业总部及大专院校讲授产业趋势,遍访国内、欧美、亚太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