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物联应用案例1:儿童智能手表开发故事
悦睿科技(JUMPY)创始人张爱群(Jerry Chang)针对「创新物联应用案例1:儿童智能手表开发故事」议题,来分享这两年多创业的心路历程。他提到由于自己有两个10岁以下的小孩,发现儿童手表数十年缺乏变化,相信儿童智能手表这种科技能够增进父母跟小朋友之间的互动、亲密的连结,感觉会有商机而跨入创业。接受新闻专访时,他回答主持人消费者会买IoT的产品是根据厂商的理念、想法所带来产品的价值。
大家都知道小孩的睡眠时间是固定的,但很多职业上班族可能没什麽机会跟孩子多讲话,造成亲子感情疏离;其次儿童安全、失踪一直是国内外关注议题。还有大陆长期一胎化下,几乎95%家庭都是单一孩童;台湾与欧美也有超过50%是只生一个小孩的家庭,这种家庭下的小孩,大多数就是下课后爷爷奶奶陪着,或者上安亲班,跟其他小孩的联系互动比较薄弱:家长也会担心再让他们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是否会更孤立而不与人互动。
不少业界先进跟我们看到一样的问题与需求,所以早期有儿童手表1.0的出现。以日本进口、可以射卡通尪仔标的妖怪手表卖得最好,还有Kidfit、Leapband(内建游戏)等。但其实就是让小朋友互动玩游戏性质的普通手表。儿童手表2.0时代开始有联网功能,可以GPS定位、上传云端的通讯追踪型手表。台湾很多新创业者研发的智能手表可能只有几百只的销量,但是在大陆,常有南方孩童被诱拐到北京去当乞丐的听闻,加上两部关于儿童失踪的电影「亲爱的」、「失孤」推波助澜,儿童智能手表数量从2014年的40万只,爆量20倍来到2015年的800~1,000万只,光是华为推出的儿童智能表,就卖了100~150万只,厂牌也有200~300家。
但随后发现,这类通讯追踪型儿童手表,虽可以打动家长买入,却缺乏让儿童持续配戴的动机。因为不够酷炫不好玩,小孩厌烦于一直带着被妈妈追踪,没多久就放到抽屉里。
以使用者为本 安全、社交、玩具控制、健身的儿童智能表
悦睿在设计儿童智能手表时,想到要以使用者(儿童)为中心,并兼顾家长需求。Jumpy Plus第三代儿童智能手表,是以小朋友对小朋友、小朋友对家长的通讯中心,可联系到亲戚、朋友、家人、小孩,其电磁波背景值(SAR)仅一般手机的十分之一;家长可以知道小朋友过去一周跟谁通电话。其次它是一个安全中心。例如透过历史追踪,让家长知道孩子过去一周的移动范围,是落在安全区、其他区还是危险区。
第三个是儿童的社交中心,悦睿在云端架了类似Line的IM Server,从通讯协定到相关Apps都自行开发且编码传送,以确保安全防护性;儿童透过这个手表能跟另外一个儿童互加好友,彼此用语音信息沟通。悦睿也跟台湾、美国各业者合作,让Jumpy儿童智能手表可以直接控制IoT装置,像控制无人机、机器人等。
Jumpy手表也是儿童的健身中心。手机内建类似巧虎的小狗教练(Pet Coach),适时提醒儿童该运动了;家长透过计步传感器,了解小朋友运动的状况。我们App也提供了行为分析,协助家长去分析小朋友怎样操作、连接哪些IoT装置、花多少时间,还有花多久在通讯。
现在人人一只智能手机,也是各IoT物联网业者理所当然的控制中心。但是基于内容控制、避免沈迷游戏或其他安全因素,家长不会买手机给4~10岁的儿童,但儿童还是会有通讯与控制IoT装置的需求。所以儿童智能手表是最好的IoT控制中心。他现场示范以智能手表跟控制智能玩具球,先透过蓝牙配对,接下来可透过语音控制或手势控制来玩。
张爱群最后介绍悦睿科技这个新创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团队成员来自富士康、宏碁、IBM各大厂。老东家富士康支持硬件制造,也跟台北教育大学合作了解儿童心理;跟内容商喜玛拉雅合作供应儿童内容,采用欧胜科技(AthenTek)的定位技术等。第一代产品Jumpy1在2015年5月推出,在2015年8月获得台湾创业竞赛(Ideas Show)的评审奖;2015年12月获得台湾国发会天使计划的补助,2016年4月推出第二代JUMPY Plus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