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宝投资AI新创 拓展自驾、智能医疗可能
仁宝总经理翁宗斌指出,未来会以AI为中心,发展车电、服务器等产业,期待能创造新万亿元产业。翁宗斌表示,仁宝车电、服务器每年都以3~4成的幅度成长,因应AI发展,也投资美国AI软件企业:Beyond Limits,将共同开拓自驾车与智能医疗等商机。 翁宗斌在24日在仁宝股东会中指出,因为疫情,人们的生活与经济活动都受到限制,仁宝面临缺工、缺料、物流等挑战,受惠于居家办公等生活型态
PChome拼获利成长 上云、VR测试增
PChome网络家庭国际信息22日举行股东会,CEO暨总经理蔡凯文会后对媒体表示,供应链缺货和物流问题缓解,对下半年消费动能保持乐观,集团也会增加数据上云,小规模测试VR等创新科技之应用。 股东会由PChome董事长詹宏志和蔡凯文等人列席,并未对股东以外人士开放。股东会表订11点结束,却延长了近1个小时,集团人士也称情况罕见。会后由蔡凯文、投资长兼策略长周磊出席在线记者会。
【企业ESG环保作为系列报导-3】电动车龙头Tesla的六角环保策略
受到社会环保意识抬头、企业节能减碳以抑制气候暖化的潮流所带动,电动车新创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Tesla始终是最吸引人目光的闪亮巨星,事业体涵盖了电动车研发、全自动辅助驾驶(FSD)系统、太阳能源事业等。虽然大众关注焦点多集中在CEO暨创始人Elon Musk个人风采和争议,全球各大ESG机构评量标准不一或有可议空间,但Tesla的环境作为还是有值得参考之处。 近日因为标准
强化纯太阳能电动续航力 Aptera购并HMI开发商
美国加州新创Aptera Motors开发的全球第一辆永远无需充电的太阳能电动车,即将进入全面量产阶段并预计最快于2023年在澳大利亚推出,为了协助未来的车主掌握更多关于车辆效率与最大续航力的信息,Aptera Motors策略收购人机界面(HMI)开发商Andromeda Interfaces。 根据The Driven报导,2007年Andromeda Interfaces曾
马来西亚最大科技独角兽Carsome 传拟在美国和新加坡双重上市
知情人士透露,马来西亚在线二手车销售平台Carsome正寻求在美国Nasdaq股市和新加坡证交所(Singapore Stock Exchange;SGX)双重上市。 据Deal Street Asia报导,Carsome向Nasdaq提交IPO申请后,也向新加坡证交所申请上市。Carsome寻求透过双重上市筹募3亿~4亿美元资金,市值将达到20亿美元。媒体曾在2021年6月
United Robotics购并软银机器人欧洲分公司
德国服务机器人(service robot)经销商URG(United Robotics Group)正在购并软银机器人欧洲分公司(SoftBank Robotics Europe;SBRE),财务细节并未揭露、须经监管机关批准,预计2022年第2季完成交易,软银也将取得少数URG的股票,双方将持续合作行销机器人。 根据The Robot Report报导,2012年法国机器
Tier购并照相定位系统方案商 解决共享滑板车违规使用问题
德国共享电动滑板车业者Tier Mobility宣布买下美国图资业者Fantasmo,不过双方并未公布这项交易的财务细节。Tier买下Fantasmo的目的,是解决部分使用者胡乱停车、在人行道上骑车,以及多人共骑一车的违规问题。 根据Traffic Technology Today报导,Fantasmo标榜其开发的「照相定位系统」(camera positioning sys
苹果购并关键是「人才与智财」 近期偏爱金融与音乐新创
与其他科技巨头相比,苹果(Apple)的购并案无论是金额或规模,似乎都不那麽惊天动地。最为外界所知的或许要属2014年30亿美元的耳机品牌Beats购并案。但苹果从未停下购并脚步,而是「惦惦吃三碗公」,每一次的购并案都是精心计算过后的交易。 如果只看苹果有义务揭露的交易案,肯定无法看到事情的全貌。根据Apple Insider的报导,2019年苹果有公开纪录的购并公司仅6家,
Gogoro赴美挂牌 抢攻5亿辆二轮电动车商机
台湾电动摩托车龙头Gogoro继2021年9月宣布以特殊目的收购(SPAC)方式于美上市后,终于在日前正式与Poema Global完成购并业务,并于纽约时间4月5日上午在美国NASDAQ上市。 Gogoro赴美敲钟 盘点近2年来营运成果 此次正式挂牌,使Gogoro成为台湾有史以来第一间透过SPAC方式于海外股票交易市场
绿能为EV生态系中关键一环 绿领人才需求强劲
根据经济部能源局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火力发电仍占台湾发电来源比重高达82%,其次则是核能的11%、再生能源的5%及抽蓄水力的1%。因此,火力仍是台湾最主要电力来源。未来当电动车(EV)普及,台湾是否面临更严重的缺电情形? 产业人士指出,每个产业皆需能源管理,否则停电的频率将会不断提高。2021年到今年,发生了数次大停电,更是凸显储能的重要性,台泥董事长张安平表示,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