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Microchip
ST Microsite

策略谈判团队非一蹴可及

策略谈判是公司成长至一定阶段后的经常性业务。谈判中遇上实力相当的对手,不可能期待一次性的击倒,只能靠积累许多丁点的小利巩固成为最终的优势。(照片来源:Pixabay)

谈判地点是对方选的,座落于渡假圣地海滩边的旅馆,我们并不熟悉。所以在谈判前晚抵达后,在内部再次推演了未来几天的情节,并且要求提早于约定会议时间十五分钟前抵达会场。会场是饭店在海滩面的附属建筑,三面落地窗有海滩的景致,我们选了背对海景桌的一侧坐下。对方的队伍两、三分钟后随即就到,见我们先来,脸色有些讶异,但也默默的在桌的另一侧坐下,没有交谈,一人直接至落地窗边将所有窗帘拉下。

甚至还没有开始寒暄,双方便已交手过一次,掂量过彼此的份量。海景分心,阳光刺眼,先到的择边占地利;后到的拉窗帘隔绝干扰,稍扳回劣势。实力相当的对手,不可能期待一次性的击倒,只能靠积累许多丁点的小利巩固成为最终的优势。

策略谈判是公司成长至一定阶段后的经常性业务。举凡策略联盟、技术授权、产能保留、合资协议、并购乃至于策略诉讼中的替代性纠纷解决(ADR ;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等牵涉到公司核心利益的事务都需要双方乃至于多方的策略谈判。

EMBA多有谈判的课程,坊间也不乏讲谈判的书,但是这都是谈判者个人知识技巧的养成。一般公司缺乏的,是在组织上的建制。常见的公司谈判团队由几个相关业务主管领军,再加上法务或外聘律师组成临时性团队,这样的组成天生脆弱:经验、技巧不容易累积,策略也不能保持一致。在策略谈判业务成长到一定数量之后,大公司通常会建立常设团队,成员不一定是专职-另外的经常性工作也有助于对公司的业务及利益现况的了解。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所以团队中要有新血;谈判能力的养成近乎师徒制,而只有临场经验才能将知识转化成铭刻的本能。几年之后,副手乃至于助理也可以被推至前台。

我见过最有趣的策略谈判队队伍来自于一家跨国公司。他们自认为民族性僵硬耿直,不适合谈判的腾挪折冲,所以策略谈判队伍的成员全是外国人-涵盖美、欧、亚三洲,以应对来自于这些地区的谈判对手;未谈之前,先占三分对对方文化了解的优势。面对于这支由集体智能所建制的组织队伍,我每次以兢兢业业、戒慎恐惧的态度来对待。你的公司,是否也成长到值得想养一支这样队伍的阶段?

现为DIGITIMES顾问,1988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任教于中央大学,后转往科技产业发展。曾任茂德科技董事及副总、普天茂德科技总经理、康帝科技总经理等职位。曾于 Taiwan Semicon 任谘询委员,主持黄光论坛。2001~2002 获选为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监事、监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