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日前宣布了「南方雨林」计划,预计在台南沙仑建置首座化合物半导体产业专区,发展以应用于车用动力系统为主的半导体元件。化合物半导体由第二代的砷化镓(GaAs),到第三代的碳化矽(SiC)、氮化镓(GaN),甚至到所谓第四代的氧化镓(Ga2O3),台湾的产业确有相当的条件,在全球的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甚至成为未来的护国群山之一。
台湾的砷化镓化合物半导体产业肇始于20多年前,一群由美国归国的学人所建立,历经了10余年的惨澹经营,终于在无线移动通讯的功率放大器找到了充裕的出海口而发光发热。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矽及氮化镓,台湾产业是在10年前开始投入,也是历经了10年,于最近因为电动车电控及充电系统之需,开始受到普遍的关注。若我们期望化合物半导体能成为我们的护国群山之一,不禁得扪心自问:下一张拼图在那里?
磷化铟化合物半导体是我个人在80年代末期,于美国留学期间所从事论文的研究题目,在当时是一个热门的题目。以磷化铟为基版所衍生的高速电子元件,其速度表现是目前人类所能制作出元件的极致,主要应用场域在次毫米波(sub-mm wave;30~300 GHz)的频段。但是长久以来一直是个小众的市场,如国防、太空以及无线电天文台的接收器。目前5G的移动通讯以及低轨道卫星(LEO)通讯,已经进入了毫米波的纪元,未来在带宽持续的需求下,载波的操作频率势必会往更高频的方向走,磷化铟的重要性就不可言喻了。
磷化铟的异质结构双极性晶体管(InP HBT),是我个人认为最梦幻的超高速电子元件,因为InP/InGaAs的异质结构是在HBT元件里的最佳选择,它的优越性超越了砷化镓GaAs HBT以及相关的HEMT。5G毫米波(mmWave)的手机目前仅能在有限的时间,需要大量的数据传输中使用,主要原因在于毫米波的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不佳,一般都在50%以下,使得手机的电池不足以维持长时间的使用。而磷化铟HBT是有机会突破此一瓶颈,让毫米波移动通讯能更为普遍。
磷化铟除了在高速元件有资格大放异彩外,在光通讯所需的半导体雷射也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波长在1.55微米的雷射是在光纤内传输能量损耗最低的,而也只有以磷化铟为基板的半导体雷射可达到此长波长。过去一直以来相关的应用都局限在长距离的光纤通讯,如海底光缆及都会区的主干光纤网络,属于利基型的市场。但随着云端数据中心的快速成长,相对的需求也逐步水涨船高,同时半导体雷射所需乘载的数据也高达每秒100 Gbit,这一切都需要磷化铟化合物半导体。
磷化铟由于长久以来,其应用的领域大都在小众的利基市场,也因此产业规模相对狭隘,导致一般的刻板印像是价格昂贵,甚至由有些产品还在使用2寸的晶圆。但随着应用的出海口逐步打开,磷化铟相关的技术在20多年前就已开发的相当完备,若此时能超前部署,就会是台湾的机会。
台湾在以矽半导体为主体的产业链,已经建立了坚实的基础,有了这充沛的资源足以支持化合物半导体的发展,不论就人才、技术以及产业架构,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之故,国内几家半导体晶圆大厂,也相继地投入化合物半导体的领域。但是我们也需要谨慎以对,毕竟在化合物半导体的产业链,不能像矽半导体一样做太细的产业分工,需要有适当的整合。比如说碳化矽在电动车的应用,就需要晶圆厂与封装厂密切的合作。而磷化铟的各类元件在磊晶上是相对的复杂,就需要磊晶厂与晶圆厂密切的配合。
我们期望磷化铟在台湾,能继砷化镓、碳化矽及氮化镓,成为化合物半导体产业的下一张拼图。但如果同时我们又期待化合物半导体能成为我们的护国群山之一,那就需要将产业链做适当的整并,唯有足够规模且整合的公司,才有可能承担护国群山的重责大任。
曾任中央大学电机系教授及系主任,后担任工研院电子光电所副所长及所长,2013年起投身产业界,曾担任汉民科技策略长、汉磊科技总经理及汉磊投资控股公司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