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曾说:「事业诞生于公共,而才能来自于隐私」(A career is born in public - talent in privacy)。以此论述,产生才能的隐私自然要好好保护了。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 在2018年5月开始实施《一般數據保护规范》(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以政府公权力保障人民隐私权,让消费者得以重新取得掌控制个资的权力。该法规要求大型科技业者必须要将来自欧盟用户的个资储存在欧洲。
然而GDPR可能导致「过度监管」,加重了數字平臺所需负担的责任。而每个国家国情不同,会产生出多头马车(multiplicity)的标准。因此云端公司需要大量的人力,造成成本的提升,尤其会伤害规模较小的新创公司。
针对數字主权及GDPR,臺湾产业发展策略应更强调2个部分:其一,国内自主云端储存产业,以保障數字主权;其二,網安及隐私权产业。
经济部支持的臺湾资通产业标准协会(TAICS)制定资通产业标准是执行上述策略的一环。而政府智能城乡专案以中央经费补助厂商帮地方政府建设,更要求7%经费放在網安及隐私权的建置,这是在国际GDPR严峻条件下,臺湾扶植国内资通讯业者,强化其未来竞争力的好做法。
在遵循各国數字主权的前提下,臺湾仍有很好的机会,利用云端及AI技术扩大业务于全世界。例如本人主导的智能农业方案AgriTalk,采用物联网平臺IoTtalk及广达的田间傳感器,深获国际好评,美国、日本、菲律宾、日本及亚美尼亚都在洽谈进行建置。
IoTtalk平臺的设计,已考虑GDPR,根据各国法规,可快速调整其服务。例如在交通大学的校园监控,学生和校长都可看到摄影机實時拍摄的影像。然而根据隐私权设定,校长看到完整的影像,而学生看到的则是看到马赛克的影像
而在这些跨国专案中,智能农业的运算都在臺湾执行。换言之,我们收集国外AgriTalk农场的田间信息,送回臺湾中华电信的云端服務器,以广达的AI平臺进行分析,再将结果送回国外AgriTalk农场。我们有趣的观察是,AI技术不如臺湾的国家固然很愿意将其数据送到臺湾进行人工智能分析,先进国家亦是如此。原因是,先进国家的人工智能分析的成本太高,由臺湾来执行,成本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