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预测走向决策 数码分身与AI应用整合趋势
数码分身(Digital Twin) 此一概念最早在2002年被提出,随着物联网及人工智能(AI)技术进步、制造端追求最大效率、最小成本,加上整体制造产业逐步发展数码化、自动化的基础建设,数码分身的导入不只更容易,应用范围也扩大。从制造业到服务业、元件到系统、设计到维修,都可以透过数码分身提供实时的模拟,达到预测与决策辅助。 工业4.0加上后疫情时代,企业对物联网与数码化需求
取代人工判读 NASA用AI检测太空人手套损坏程度
太空人的手套在保护以及修理与安装设备等许多用途均不可或缺,美国国家航空与太空总署(NASA)要求太空人将手套影像回传以人工分析与检测损坏,微软(Microsoft)、HPE(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NASA合作开发在太空执行的人工智能(AI)手套实时检测系统。
SpaceX集中资源发展Starship太空船
SpaceX已中止生产新的Crew Dragon太空船,将集中资源于后继的可重复使用的Starship太空船,Starship的首度发射任务因引擎开发问题与监管机构审查已延迟数个月。 根据路透(Reuters)报导,SpaceX的商业模式奠基于可重复使用的太空载具,仅生产数量有限的火箭与太空船,Crew Dragon太空船、重负荷且可重复使用的火箭Falcon 9与Falco
Motiv承接美国国防部太空系统模块化计划
Motiv Space Systems与转包商Blue Origin获得美国国防创新部门(Defense Innovation Unit;DIU)太空系统模块化计划(Modularity for Space Systems Program;M4SS)的ModuLink合约,包括3年的开发周期以及最终的飞行展示。 根据The Robot Report报导,ModuLink系统为
Rocket Lab购并SolAero 打造太空事业一条龙新商模
发射与太空系统业者Rocket Lab规划太空解决方案垂直整合,日前宣布收购太空太阳能产品与精准航太结构供应商SolAero Holdings,Rocket Lab的人造卫星制造业务取得组织内的关键供应商,SolAero Holdings获得产能支持可规模化放量以充分供应客户需求。 根据TechCrunch报导,Rocket Lab收购SolAero Holdings的金额为
自主型AI在航太工业的应用潜力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是AI及太空应用的新领域。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推动下,AI不仅能强化自主演算法,也可以加速建立演算法,并让更多企业和工程师使用。 根据Electronic Design报导,汽车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太空船则需要执行多功能任务,运输只是用来推动其他功能,如提供卫星影像或进行科学观察。这些功能的风险有大有小,因此在部署及应用AI时,风险较小的功能会是首选。
BOEM部署机器人实验室 探勘海床洁净科技资源
美国内政部(Department of Interior)海洋能源管理局(BOEM)寻找洁净科技资源可能性的新计划将联手传感器新创Impossible Sensing,首度在海床部署机器人实验室(robotic laboratory)以探勘与量化矿床与生物群体的位置、规模、种类,较传统方法更快速与可靠。 据Electronics360报导,BOEM这项计划使用的机器人实验室V
NASA以4亿美元支持私有太空站计划
美国国家航空与太空总署(NASA)宣布,将提供Blue Origin、Northrop Grumman、Nanoracks共4.156亿美元资金,支持开发由私人企业拥有与营运的商业太空站,以取代预计将于2030年除役的国际太空站(ISS),并促成由美国领导的低轨道(LEO)商业经济。 据路透(Reuters)报导,目前尚无法预言商业低轨道市场发展的前景,但投入开发商业太空站的
NASA计划2030年以商业太空站接续ISS作业
美国国家航空与太空总署(NASA)的审计单位Office of Audits提出报告,承诺在国际太空站(ISS)除役后将以一或多座商业太空站接续作业,各种迹象显示ISS的除役时间将从预定的2024年延长至2030年,并把有人员常驻的轨道上(on-orbit)科学设施移交由私人企业营运。 据TechCrunch报导,NASA的Office of Audits的报告列出目前ISS
维珍、SpaceX相继突破大气层 太空旅游正式起飞
随着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创始人Richard Branson爵士(Sir Richard Branson)、亚马逊(Amazon)创始人Jeff Bezos相继成功完成太空旅游,加上后续Elon Musk旗下SpaceX也成功将全平民宇航员送上太空轨道3天,不仅创下民间航太史上重要里程碑,也为太空旅游产业正式揭开序幕。 不过,甫于年前接下维珍银河CEO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