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AI化尚未普及 如何创造最大推力?
DIGITIMES首度以产业AI化、AI产业化为主题举办「Taiwan AI EXPO」,一连三天展会邀请多位重量级产业专家分享对AI的洞见,包括富士康研究院CEO李维斌、台达研究院院长阙志克以及广达技术长张嘉渊等。而其中作为新创代表,近年以拿下两岸最大铝箔制造厂的全厂AI检测方案打开知名度的开必拓数据也参与其中,并透过新创视野,观察近来产业AI化的发展现况。 开必
产业AI化 数码转型关键利器
AI的应用逐渐在医学、防灾、文化、金融、政府服务等各方面开花结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可说无远弗届。 由于产业AI化趋势快速变化,经济部技术处2018年曾经委托工研院启动「人工智能共创平台AIdea」,集结议题库、数据库、人才库,共同支持产业发展AI应用。该平台成立迄今4年,使用会员上万家,除了中小企业外,亦包括大型传产和电子业厂商,可见数码转型的趋势下,各界都对如何使用AI解决
汽车进入智能化时代? AI于自驾、座舱中的应用
波士顿顾问公司(BCG)预测,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车(简称自驾车)市值将上探420亿美元,而部分实践自动化、智能化车辆将占整体车市的12.4%,而直至2035年止,预期该智能化车辆市场规模将持续呈倍数成长,智能化、自驾化在汽车产业将成为不可逆的发展趋势。 欲讨论人工智能(AI)于车载方面应用,则不可不提及此三大方向:首先为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衍伸出的Level 5以
拿下欧美共享平台订单 正崴以「轻型二轮车」抢攻市场
台湾自1990年代起便享有「自行车王国」之称号,直至2002年,共有11间主要自行车零件厂,包括台厂、外商及国内台商在内,成立台湾自行车产业联盟(A-Team),并在当时工业局、中卫发展中心的协助下,导入丰田汽车(Toyota)自动化、实时生产(JIT)模式,促使台湾自行车产业朝向高值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打造如捷安特、美利达等国际知名品牌。 近年来,二轮车电动化及移动共享化趋势
联盟化趋势不可挡? MIH网安工作小组力拼团体战
随着车联网、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自驾及各式车用电子设备于车内占比、以及汽车所需半导体及被动元件使用量拉高至新境界,黑客攻击的频率及范围亦将持续攀涨。根据国际学术杂志IEEE Spectrum预估,2030年车用电子零件设备于整车中的占比将会超过50%,这也代表过去好发于服务器、数据中心、物联网装置的网安攻击,亦有可能发生于汽车及其车载产品之中。 先壮
车用网安防卫战开打!法遵尚且不足 台厂仍需努力
2022年初,一名19岁的德国少年透过Tesla第三方开源软件(TeslaMate)中的一项漏洞,成功骇进13个国家的25辆Tesla电动车,线上操控车辆,包括关闭车辆哨兵模式、开关车门、车头灯、车内音箱、鸣笛、透过骇入车钥匙软件以取得车主电子信箱。 不仅如此,有外媒指出,由于Tesla网络仪表板中的一项安全漏洞,使得黑客可自由接取系统信息、使用车主从未修改过的缺省口令,加上
台湾电动巴士开疆辟土 海内外见MIT身影
现今全球移动载具减碳趋势以及台湾「2030公共巴士全面电动化」政策,驱使车用电子、ICT产业链跨足电动巴士赛局。以政府端来说,国发会于2022年3月底推出2050净零碳排规划,加速交通部2030年客运公车将全面电动化,交通部次长陈彦伯指出,未来在交通方面,将朝三面向进行改善,分别是需求减量、运输移转以及技术改善。 电动大巴市场正式起飞 公务车也要电动化
移动机器人掀起风潮 纬创自有品牌如何吸引各路「玩家」进场?
犹记前几年,软银与富士康合作开发的服务型机器人Pepper上市后,市场上曾掀起一阵机器人旋风,但后来效果不尽理想,市场对于机器人的期待落空。近年虽陆续仍有像是迎宾、送餐等服务型机器人问世,但时至今日,要说普及,倒也未必。 然随着COVID-19(新冠肺炎)引发各界对于自动化需求提高,其中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商机爆发,却让沉寂已久的服务型机器人似乎有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业界归
从锂电池到电动大巴整车 创奕能源驶进东南亚与东欧市场
总部座落在桃园的创奕能源,成立至今已超过十年,最早从锂离子电池材料出发,原先只是锂电池材料端的生产,尔后开始往下游生产电动车所需的锂铁电池模块,目前则以电动大巴整车制造为主要业务。 据悉,核心研发团队包括从为电动车龙头Tesla服务的锂电池团队,Atieva(后名为Lucid Motors电动车公司)的大中华区总经理庄嘉明。创奕能源董事长黄振声回顾当时发展电池模块的情境,全球
高科技产业横刀夺爱 传统产业叹人才难寻
产业面临人才荒,从科技业到传统产业无一幸免,其中因电动车、AI等新兴领域的高速发展凸显半导体的重要性,半导体产业更是抢人才跑第一线,然有庞大人才需求的,不只科技业,传产人才需求近3年也大幅成长超过7成,且在智能制造趋势下,这些传产甚至还要跟科技业抢同一种人才,在这场全台抢人大战中,传统产业兴叹,不只人才难寻,现在恐怕连有钱也请不到人了。 机械业不只抢不到人 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