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净零学院课程开跑 企业积极培养绿色转型人才
台湾碳净零学院经过二个月甄选,20位来自半导体、制造业、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学员齐聚一堂,正式开始为期18个周末的碳净零永续工程师学程。台湾碳净零学院结合产官学共90名顶尖学者专家,推出长达216个小时的学程,目的是在2030年前培育出2,000名熟悉环境科技、财务分析、及跨国资源整合能力的碳净零工程师,协助企业完成碳净零路径图。 台湾碳净零学院创始人吕原一表示,碳净零工
ESG人才不好找 企业寻找数码化减碳管理
根据安侯建业(KPMG)发布的《2022全球制造业展望》调查报告,受到COVID-19(新冠肺炎)、气候变迁、地缘政治等因素,全球制造业高端主管、CEO比以往更关注「双重转型」目标:数码转型与ESG议题。制造业是台湾经济发展主力之一,不少企业也希望加速发展ESG,以因应迫在眉睫的减碳目标进程。 在COP26会议上,各国订下2030年需达成碳排减半的阶段性目标,原物料大厂像是化
比尔盖兹基金会投资Antora协助重工业能源转型
能源储存新创公司Antora已获得比尔盖兹(Bill Gates)的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与风险投资人Chris Sacca的Lowercarbon Capital投资,未来将透过热电池技术推动工业流程的减碳发展,协助重工业完成能源转型。 据CNBC报导,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与Lowercarbon Cap
助下游业者减碳 中钢导入AI智能炼钢
面临未来碳中和的趋势及挑战,中钢近年积极投入智能制造,透过制程改善、精简制程等计划,进一步从上游材料端就力行减碳,以协助下游业者落实低碳转型。先前已完成智能高炉建置,近日轧钢三厂冷轧智能制造产线也完成建置。中钢董事长翁朝栋曾表示,未来零碳挑战不是个别产业的事,而将是整体供应链的竞争,因此上下游必须共同面对。 钢铁业一向被视为排碳大户,因此在碳市场机制上总被列为头号对象。中钢总
高钢价时代 手工具、扣件业等下游业者如何延续外销佳绩?
欧盟碳税、台湾碳费将陆续上路,钢铁业被列为第一波课徵对象将首当其冲,中钢董事长翁朝栋因此表示,未来钢铁成本每吨至少要多30至60美元。而面对高钢价时代来临,未来恐不只是个别产业或企业的竞争,而将是供应链竞争,因此不只是上游钢铁业,中钢也呼吁中下游业者也需积极朝高值化转型,提升产品附加价值,透过建立更紧密的上下游夥伴关系,才能摆脱碳有价所带来的压力与束缚。 欧盟碳关税初步看来对
从制造成本到房价 碳税影响环环相扣
全球零碳赛局起跑,首先迎面而来的是碳有价时代的来临。专家观察,碳一旦有价,不旦影响制造成本,甚至可能间接影响房价,影响层面甚广。然产业虽对减碳感到压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挑战与机会并存,华硕电脑永续长吴泽欣认为,科技创新是实现零碳的重要关键,因此也看好如氢能、碳捕捉、碳移除等的新兴技术将加速发展并商业化,让企业在有能力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创造竞争优势。 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
能源效率服务为绿能新选项 企业纷加大投资与部署
尽管许多企业与个人都已意识到节能减碳的重要性,但庞大的技术费用,仍不免让企业吃不消。近年能源效率服务的崛起,不仅解决了技术成本的问题,也让企业组织能随时使用到最先进的能源技术,不必担心汰换过快的问题。 据ESI-Africa报导,购买、安装、维护能源效率系统所产生的庞大资本支出,是许多企业组织在考虑采用新技术时最大的阻碍,再加上环境变化快速,相关技术持续改进,企业员工还得不
钢铁生产运用数据推动转型 年营收成长逾千万美元
涂翠珊/综合外电 对钢铁生产等资本密集的产业而言,要在市场变化中追求稳定营收,往往是一项艰难的挑战。为保持市场的领先地位,就得设法持续改进各项关键指标。钢铁业者Tata Steel Europe看好数据分析对改进关键指标的影响,于是启动了数码转型计划,并收到良好的成效。 据IndustryWeek报导,Tata Steel在2016~2017年期间启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