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电池检测能量 UL助攻台湾电动车产业发展
UL Solutions身为安全科学领域全球专家,提供测试、检验、认证等服务,连同所需的软件产品和谘询服务。随着新移动时代展开,在台湾本来就有研究开发团队的UL Solutions在台湾成立第一个电动载具暨储能测试实验室海外实验室,希望未来能成为台湾电动载具发展最佳推手。 UL Solutions副总裁暨台湾总经理陈宗弘表示,UL Solutions核心宗旨为Safety、S
牛电计划2023推钠离子电池电动自行车
国内智能都市移动解决方案业者牛电科技CEO李彦表示,正寻找替代性新电池技术。根据国内证券报于8月6日的报导,该新创计划于2023年启动配有钠离子(sodium-ion)电池的两轮式电动车。 Pandaily报导引用李彦的看法指出,在同样的距离下,虽然钠离子电池比锂电池重,却拥有成本上的优势。汽车价格在有限度增幅的情况下,在其他方面寻找成本撙节成为重点。
交通部列标配 创奕携工研院抢攻电巴驾驶辅助系统
国产电动巴士关键驾驶辅助系统问世。工研院与电动巴士制造商创奕能源合作,研发台湾大客车专用的车道维持辅助系统。目前已搭载于创奕能源的12米低底盘电动巴士,未来将导入国产电动巴士,除增进大众运输工具安全,亦提升厂商自主开发技术能量,并规划进军东南亚市场,增进台湾电动车业者国际竞争力。 这套自主开发的车道维持辅助系统(Lane Keeping Assist System;LKAS)
摄氏250度也能运作 Maxell固态电池新品迈向商品化
电动车(EV)主电源大型全固态电池,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商品化,但电子产品用全固态电池成品不断增加,日本电机厂麦克赛尔(Maxell)7月25日宣布新的全固态电池商品化,能量密度倍增的陶瓷封装全固态电池,2023年春季在日本京都事业所开始量产。 现在Maxell有三种全固态电池,钮扣型、陶瓷封装型、双极型,都是硫化物电解质,钮扣型与双极型全固态电池样品,从2021年11月起开始出
高减碳与自动化带动 雷射焊接需求起飞
传统手工电弧焊接的高热、危险印象深植人心,随着焊接工法演进与需求变化,走向相对安全、自动化、高品质、低碳排的雷射焊接与设备国产化,逐渐受到市场青睐,有望为台湾雷射焊接产业创造出新台币上亿元产值,产业转型渐露曙光。 工研院观察,台湾的雷射应用比例上,先前都是切割大于焊接,2021年雷射焊接需求则大增逾两倍,同时,台湾金属雷射切割产业中,也有超过3成的业者有意跨足雷射焊接服务,显
矿产价格大涨 国内废电池产业链快速发展
国内政府近年开始推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双碳政策」,加速发展新能源车产业,也带动上游电池材料钴、锂、镍等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乐金能源解决方案(LGES)、宁德时代等电池业者面对成本压力,将目光投向电池回收,华友钴业、赣锋锂业等具备废电池回收技术的国内业者也受到瞩目。 电池原料自2021年以来价格持续上涨,以碳酸锂为例,上海钢联电子商务数据显示,电池用碳酸
翔探专攻无人机系统开发 目标由日本出货东南亚
专研民用无人机飞控软件的翔探科技(Aeroprobing)成立于2015年,看好农业、土地测绘及急难搜救相关应用,已与日本无人机服务商Blue Innovation及制造商三和电子(Sanwa Denshi)等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近期目标是从日本出货、进军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市场。 翔探创始人暨总经理高丈渊日前接受电子时报专访时表示,他曾任职于旺宏电子及意法半导体,其后在北科大担任讲师
确保电池材料供应 通用与乐金化学、Livent签协议
通用汽车(GM)26日宣布,已与乐金化学(LG Chem)及Livent Corp等业者签订多年期间合作协议,一同确保生产电动车用电池的原物料供应不致短缺。 路透(Reuters)引用市场最新消息显示,通用已获得包括锂、镍、钴(cobalt)与正极材料(cathode material)等电池原物料的供应。目前正朝于2025年以前,完成于北美市场打造100万电动车大军的远大目
Tesla共同创始人看好电池回收 拟10年投资35亿美元建电池材料厂
Tesla共同创始人JB Straubel所创立的电池回收公司Redwood Materials,眼看电动车的市场需求持续攀升,未来10年将投资35亿美元,在美国内华达州兴建电池材料厂,可望创造超过1,500个全职工作机会。 据华尔街日报(WSJ)报导,美国急需独立的电池供应链,否则目前电池关键材料主要仰赖进口,就连美国出产的锂矿,也要运到国内或亚洲其他国家处理,如此依赖国外
全台最低碳EV充电站挟「三个第一」 台泥再扩绿金事业版图
台泥集团旗下台泥储能27日启用位于台北大直美丽华商圈的NHOA.TCC乐群新时代电动车(EV)充电站。该充电站有三大指标:第一,为六都中首个结合太阳能光电、搭配储能系统的直流转直流(DC/DC)充电站,同时为全台最低碳EV充电站;第二,启动全台第一个可事先透过Line预约充电的服务;第三,是台系第一个适用政府电动车专属费率的充电站。 台湾EV市场高速成长,据统计,累计至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