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5G加速大数据分析 运算技术成发展关键
人工智能(AI)与5G等科技加速了处理大数据与分析的速度,在芯片上加上AI功能的各式AIoT芯片与装置需求大幅攀升,工研院指出,面对新一代芯片少量多样与多元需求特性,传统芯片设计模式将转变为小芯片系统设计,或是走向微缩制程的路,才能解决庞大数据在高速运算过程中,兼顾运算效能且降低耗能,下时代存储器技术也就成为发展关键。 工研院电子与光电系统研究所所长张世杰指出,因应整车智能化
小米智能工厂第二代智能生产线2023年底启动
根据Pandaily报导,小米智能工厂是基于5G与人工智能的高端智能手机先进生产设施,小米日前宣布智能工厂第二阶段设施可望于2023年底进入量产,除了生产线之外,小米智能工厂还负责新制程与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先期研究计划、衡量标准制程产出的性能标竿。 小米智能工厂第一阶段设施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亦庄镇、为实验室等级工厂、占地18,600平方米、具备一条全制程自动化生产线、为先进
电动车催生新检测需求 3D量测后势看涨
由于电动车的动力系统与燃油车的结构大不相同,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们也需要透过生产技术的革新,以适应电动车关键组件的生产和装配。而电动车领域的创新,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精度需求,也催生了新的3D量测任务,并开启了3D品质检测的方式转变。 马路科技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生产与自动化制造技术进一步提升现代化汽车研发制造的速度,短则一两年就能完成一台新车的开发流程,同时制造的效率与精
富士康、台医光电、工研院 强强携手抢攻精准健康及线上医疗商机
数码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为全球产业带来改变,疫情的肆虐则加速了整体的进展。在成熟技术的支持下,生产制造、医疗照护均成了优先往智能化、线上化发展的产业指标。但智能生产端有类似灯塔工厂的样版场域可提供业者指引参考,而如何为线上医疗照护产业提供类似的样版,就成了产业发展上的重要关键。 根据Frost & Sullivan预测指出,数码健康市场包括数据分析、云端运算及线上病患监控等商
智能制造需求大增 微星、工研院大秀机器人、自动化应用
2021年「台湾机器人与智能自动化展」登场,包括上银、Panasonic、三菱(Mitsubishi)、盟立、台达电等大厂,因应数码化、线上化需求提升,展出关键零组件与解决方案,并透过串联整厂设备系统达到监控与虚实整合,而服务型机器人专区则有纬创、微星等大秀接触智能服务,超前部署人机协作未来生态系。此外,工研院亦展出应用在水五金、汽车钣金、人机协作、制造场域智能化的整合服务等成果,包括台湾首创「R
不再依赖老师傅手艺 智能精密元件加工制造获突破
3C产品走向轻薄化设计,零组件也随之微型化,例如手机中的碳钢螺丝或风扇中小马达的轴心及小齿轮等,都是常见的微型元件。法人机构已建立产业专属IoT方案,将传统热处理经验转为数据决策,降低人为经验依赖与摸索,快速准确分析出最佳热处理制程参数(温度、时间、渗碳气氛等),进而提供热处理产业相关智能生产。包括Tesla、Bosch等国际大厂供应链已导入应用。 金属中心指出,微型元件在传
传统食品工厂转型 小美冰淇淋搭上智能潮
如何对上消费者的口味,成为传统食品产业顺应智能制造趋势的一大推动力,近来许多食品工厂也跟进导入物联网技术与精实管理,不论是因应食安挑战或是更贴近消费市场需求,都彰显传统食品工厂加速产业升级的决心。家喻户晓的「小美冰淇淋」也搭上这波智能工厂热潮,导入物联网(IoT)技术、线上作业模式,将传统食品工厂大改造。 一般来说,传统产业导入智能制造通常先以数码化为开端作为数码转型基础,许
【专家观点】AI智能撷取转译 人机协作效率极大化
廖家宜/台北 从去年到今年间,一场COVID-19(新冠肺炎)打乱许多企业在生产型态上的脚步,却也加速了企业在数码转型以及实践工业4.0的时程,为确保在产在线顺利整合人与机器,人机协作(HMI)为主轴的智能生产有了快速的发展。 根据研究机构Global Industry Analysts的报告显示,2020年即便在疫情影响下,全球人机协作的解决方案市场规
疫情凸显营运痛点 云市集平台推百种数码工具
廖家宜/台北 强化数码营运能力是制造业在后疫情时代最迫切的转型课题,许多中小型企业对数码转型迫在眉梢,但资源与投资报酬率(ROI)目前仍是业者相当重视的考量因素。因此,产业近来聚焦于微应用、云端解决方案等,能够迎合中小型企业阶段性转型与按需而买的市场需求。日前主打针对中小型制造业提升数码化程度的云市集平台,已累积超过100种云端解决方案,并透过政府补助额的形式,希望协助业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