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星机械以精实化为基底 循序推动数码转型
1975年期间,出身台中大甲的黄姓六兄弟白手起家,在彰化创立六星机械,以齿轮制造为核心事业。当时台湾工业开始起飞,六星顺应这个发展脉络,投入生产纺织机械、制鞋机械及摩托车所用的齿轮,算是公司成立后的第一次转型,为后续经营发展奠下一定基础。 尔后46载,六星透过不断的创新转型与企业传承,得以打造愈来愈强大的韧性,往更高端的市场推进;藉由第二次与第三次的转型,让制程能力、品质水准
疫后台湾最大规模展览 工具机产业打前锋
Omicron疫情严峻,国际会展产业纷纷受到影响。不过经济部所属的外贸协会表示,2月21~26日在台北南港展览1、2馆举办的工具机展将如期举行,以虚实并进Hybrid模式,举行6天的实体展及一个月的在线展。这将是COVID-19(新冠肺炎)2020年1月全球爆发以来,台湾规模最大的实体展会。 外贸协会指出,由台湾两大工具机展首度结盟办理的「TIMTOS x TMTS 2022
打通上下游产业链 跨业态5G示范产线出炉
机械业是台湾第三大万亿元产业,产业推动智能机械发展不遗余力,在近年机械业者迈向数码转型有成后,产业下一阶段目标发展明确,预期接下来将大力从整机厂逐步串连至终端业者,逐步完善智能机械生态系。 由台大发起,号召5所大学与15家业者共组5G产业大联盟,希望将台湾两大优势产业机械业与资通讯产业扩大合作,藉由5G与资通讯技术强化机械业在售后服务的部分,联盟也表示,未来初步会先透过汉翔、程
【春节编辑精选】碳税上路在即 企业面临减碳压力淘汰赛
2020年底爆发的COVID-19疫情,冲击了全球产业,对国际产经、社会、民生带来相当程度的影响,但是在疫情管制和疫苗研发的进展下,终将能够在短期内获得控制;然而,人类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带来地球暖化的长期问题,才更是影响人类生命存续的重大挑战。 全球温暖化造成的影响不胜枚举,大家熟知的情况包括极地冰原融化,海平面上升,岛屿沈没、沿海陆地退缩;全球恶劣气候增加,不正常暴雨、乾旱、
「突破毛利天花板」 机械业拉ICT组5G产业大联盟
台湾机械业持续成长,目标2025年突破新台币两万亿元目标,但关键在于如何突破毛利天花板,业界指出,机械业未来必须翻转传统单机销售模式,其中售后服务更是凸显竞争力的关键。为此台大号召5所大学及15家业者共组「5G智能制造产业旗舰团队与产业聚落联盟」,目标将台湾的两大优势:资通讯产业与机械业,透过平台的连结,强化机械业在数码产品与服务的开发。 前虎尾科大校长、联盟计划主持人台大机械
再造大肚山绿色纵谷 台中精机推动机械业零碳生态系
台湾是全球的供应链,面对净零排放压力遽增,台湾企业也纷纷启动减碳计划,台湾数码企业总会理事长陈来助更强调,零碳转型必须是生态系推动,不论是垂直供应链还是水平的产业聚落,都无法置身事外。台中精机是台湾工具机产业巨头之一,以外销欧洲市场为主,身处这波低碳转型浪潮,台中精机也积极倡议与供应链和客户协力,一同打造台湾机械业的零碳生态系,期盼未来将大肚山黄金六十公里纵谷打造成大肚山「绿色纵谷」。
台湾工具机产值挑战全球8% 科技部启动智能制造专案
工具机公会2021年曾发表创会15年来第一本「产业白皮书」,建议政府扩大工具机领域研发创新与工业基础技术研发投入,使2030年台湾工具机产值全球比重由4.7%提升至8%。科技部为呼应业界的诉求,决定2022年6月将执行「次时代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专案计划」,以4年为期,补助学界、法人与产业界共同努力达成目标。 据科技部工程司公告,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专案计划团队每年最高补助金
石化产业甩碳脱油 台泥、中油跨界布建快充站
电动车在2021年大幅成长,同时带动布建充电桩商机,无论是传产、车厂,或是石化产业龙头皆大动作投入充电桩。据世界经济论坛(WEF)指出,全球充电站商机可达新台币14万亿元,然以现状来看,2020年欧盟、美国销售电动车与充电桩的比例约在8.5:1~16:1之间。台湾目前电动车挂牌数约1.6万辆,充电站约有1,100~1,200座。全球充电桩的数量明显不足,且多以慢充为主。市场指出,不只车厂进入充电桩市
兼顾品质与员工权利 丰田引进新AI
很多人担心AI无人工厂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失业隐忧,而日本汽车大厂丰田汽车(Toyota Motor)为提高效能并兼顾防疫,在日本九州工厂进行AI应用实验,不仅提高效率与减低人员不必要接触,甚至有益于员工的教育训练,现在决定正式引进,带动丰田生产线进化。 2021年8月上线的系统,是日本新创SKYDiSC的产品,负责丰田最高级车款Lexus的杂音检查。系统使用满3个月
汇损成转型「最后一根稻草」 传产追求无痛升级盼尽速步上轨道
今年台湾外销出口畅旺,但新台币汇率表现仍旧强劲,不少传产因此大受影响,汇损更成为不少厂商转型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同时面临升值与升级压力,也让传产动作纷纷加快,如今更希望能够在压力紧迫的当下,缩短数码转型的导入阵痛期,以求更快接上升级轨道。 汇率压缩获利 推动转型的「最后一根稻草」 根据统计处数据,今年以来新台币持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