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非缺工造成 制造门槛拉高才是主因
业界普遍看好,生产和组装的自动化在未来几年内会迎来爆发性成长,而过去制造业客户多将焦点放在机器手臂与工具机等的生产设备上,然随着全球制造体系迈向新技术、新应用,再从单机思维出发,已经过时,重点该是「如何用」,应用才是关键,才能有效解决客户的痛点。现今许多先进制造国的自动化大厂,都已朝此方向发展。 德国最大工具机精密夹具和自动夹持系统设备制造厂雄克(Schunk),总部邻近德国
培养「新黑金」 台机械业探寻半导体产业入场券
台湾机械业近年站在产业价值转型的浪潮上,积极朝高附加价值市场迈进,希望借此甩开国际竞争对手的差距,其中之一的目标就是锁定具有「本土优势」的半导体产业。近年机械业频频向半导体产业招手,双方展开比过往更密切的合作,半导体需求不坠,也带动周边产业跟着起飞,喊出设备国产化的目标,而这是否也让台湾机械业有机会培育出「新黑金」,打造下一座绵延大肚山黄金六十公里的「护国群山」?
智茂科技深耕自动PCB分板机,助电子厂打造智能制造产线
所谓印刷电路板(PCB)分板,对许多电子组装厂都是重要工序,旨在提高表面黏着技术(SMT)产线的生产效率。具体来说,PCB经常会被设计为一块大板,称为「连板」或「拼板」,然后透过「分板」程序、将大板切割为多个小板,最终再进入产品组装阶段。 早期许多厂商都利用手动、V-CUT或冲压等方式执行分板,碍于应力较大,易造成板上零件受损或接触性劣化,连带影响3C电子产品耐用度。近10多
高科技产业横刀夺爱 传统产业叹人才难寻
产业面临人才荒,从科技业到传统产业无一幸免,其中因电动车、AI等新兴领域的高速发展凸显半导体的重要性,半导体产业更是抢人才跑第一线,然有庞大人才需求的,不只科技业,传产人才需求近3年也大幅成长超过7成,且在智能制造趋势下,这些传产甚至还要跟科技业抢同一种人才,在这场全台抢人大战中,传统产业兴叹,不只人才难寻,现在恐怕连有钱也请不到人了。 机械业不只抢不到人 还
翻转硬件思维 制造业从售后寻找新获利空间
因需求放缓以及竞争加剧而导致毛利率被无情压缩,为许多制造业者带来莫大压力;制造业者同时也开始意识到,许多既有的营运方式和销售模式,在未来的市场中恐将丧失竞争力,这也迫使业者必须积极寻找新的获利成长空间。如今有愈来愈多制造业者不再只是专注于产品的销售,而是将自身重新定位为服务业,透过搭配软件或服务形成「制造服务化」战略,重新塑造企业竞争优势。 根据资策会数据显示,全球有44%的
实现VR触觉 Sony与新创各有各法
随显示与音场的VR技术商业化,日本企业开始研究五感中另外三种感官VR技术:嗅觉、味觉、触觉;其中触觉因为可让本来只用在金属加工领域的工业机器人,追加柔软物体处理能力,转用到农业、食品加工、以及医疗看护,被日本机器人业者视为维持领先优势的关键技术,成为跨制造与消费市场的重点。 如何实现触觉VR,2022年初日本选择的技术途径,主流以Sony的技术为代表,在抓取物体的机器人手指上
实现智能物联基础工程 智能传感生态系渐成形
传感技术为实现智能物联愿景的重要基础工程之一,随着新兴应用市场持续催生创新智能传感器技术,并创造新商业模式,也促使全球传感器市场持续成长中,并使得「智能传感生态系」正逐渐成形中。 工研院智能传感与系统科技中心CEO朱俊勳指出,传感器是有效数据的撷取技术,目前有许多厂商皆透过数据服务提升竞争力并加强差异化,以工业用传感器为例,包括振动、力觉、视觉、雷射3D扫描等都是市场普遍使用
机械业今年「处处是商机」 智能服务成各家主菜
睽违三年,工具机实体展于二月底圆满落幕,这是首次台湾两大工具机展首度携手举办联展,在目前入境管制仍未解禁、少了国际与会者的情况下,「TIMTOS x TMTS 2022」一连六天还是吸引了在线线下超过4万人参与,参展厂商更是接单不断,捷报频传。 而从此次展会中也释出许多信息,展望未来,大厂不约而同抱持正面看法,乐观看待2022年景气;而工具机业者近年转型有成,业界观察,本届展
愈早布局愈有竞争力 KPMG:ESG成企业估值指标
面对全球暖化、气候变迁,各国喊出净零排放目标并推动减碳相关立法,在法令、供应链、资本市场及产品竞争要求下,企业的减碳压力日益增加,「ESG」一词也在近年成为企业显学。安侯永续发展顾问公司(KPMG Sustainability Consulting)副总经理王竣弘指出,净零碳排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关键转捩点,其中来自金融资本市场的压力最快也最迫切。 王竣弘举例,当企业在向银行借/
数码分身加速产品开发 西门子打造云端工具机生态系
面对新常态智能制造数码转型,需透过先进的数码化整合技术开创新商业模式,透过无限数据及无缝沟通串联产业链,以因应后疫情的快速产业变迁。台湾西门子数码工业(Siemens Digital Industries)在此次2022工具机联展中展出多种工具机数码企业产品组合的扩充功能,如数码原生的工具机控制器SINUMERIK ONE、数码分身(Digital Twin)、人工智能(AI)、智能边缘运算系统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