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用 影音
Microchip Computex
Event

对于技术革新,该是焦虑还是拥抱?

受益于产业以及政策的配合,使得台湾可以快速拥抱70年代资通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庞大商机。而这一波的智能革命所带来的,是新的焦虑还是商机?(图片来源:Pixabay)

回顾人类科技的发展历史,每次的技术变革,都引起巨变、焦虑。但是1971年代开始的资通技术革命,其实台湾的产业界是很大的受益者。为什麽?因为产业以及政策的配合,让我们可以快速的「拥抱」资通技术革命之后所带来的庞大商机。

而这一波的智能革命,是否也会带来台湾同样的商机?还是更多焦虑智能技术如何融入各行各业当中?除了在企业内部设置高价研发团队之外,其实企业内部高端管理团队「观念的革新」,开放心态拥抱新技术才是最重要的。

某位信息产业集团的CEO提到因为公司的客户多,光是NDA(保密契约)的签核就得超过1个月的时间,对整个流程、服务品质,影响很大。当然还有对客户信用额度的评估,关乎到营业额以及授信风险。他希望在内部开发,询问我该怎麽办?我的建议是,对于非公司核心业务,就该善用外部工具。

在法律文件的判读、贷款的稽核等,在这几年的技术突破中,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例如,根据相关技术公司发表的数据,在国内某家大型银行的实测中,不良信贷预测智能技术准确率约为60%,人工判读约为20%。同样地,国内某家金控集团已经使用海外所开发的风险评估工具,也有相当的成效。

使用外部技术当然还有其他延伸的问题需要解决:法律文件经由电脑判读的训练数据来自于海外标的,套用在国内的案例上,不确定可靠度为何?需要调整模型。这属于机器学习上跨领域(Cross-Domain)的问题,有其他技术策略可以解决,留到下次讨论。

拥抱技术革命,不尽然得在内部成立高价的AI技术团队,尤其是非IT产品开发的企业。善用开源软件、第三方软件、API、以及外部专家等,才更能彰显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为了弥补这些技术的缺口,也会需要许多第三方技术的提供者。想像有多少企业(或是个人)需要这些智能技术来提升效率、生产力以及安全。这些刚需都是创业(或是新产品)的机会所在。

1971年开始的信息通讯革命因着台湾拥抱新技术而让产业升级,我们现在也可以更快地放下焦虑,积极拥抱智能技术对台湾产业将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升及背后庞大商机!

徐宏民(Winston Hsu)现任富智捷(MobileDrive)技术长暨副总经理以及台大信息工程学系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电机博士,专精于机器学习、大规模影像视讯查找与识别。为讯连科技研发团队创始成员,慧景科技(thingnario)共同创始人,NVIDIA AI Lab计划主持人;曾任IBM华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美国微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习惯从学术及产业界的角度检验技术发展的机会;十余年产学合作及新创经验。曾获2018 IBM Research Pat Goldberg Memorial Best Paper Award 、2018伪装人脸识别冠军、杰出信息人才奖、吴大猷先生纪念奖等国内外研究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