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挑战 点亮智能绿建筑产业 智能应用 影音
工研院
DForum0515

突破挑战 点亮智能绿建筑产业

  • DIGITIMES企划

有监于政府产业政策,预期智能建筑产业将带动市场庞大商机!DIGITIMES于今(2013)年6月25日举办「2013智能建筑论坛」,与会产业领导人、技术专家发表多场专题演讲,并举办一场产业高峰座谈。上图座谈会与谈人,从左至右分别为日昇电机技师事务所负责人 朱国权、安润科技 苏俊旭董事长、台湾智能建筑协会 温琇玲理事长、江陵建设 林美东董事长,以及研华股份有限公司协理 周连和。
有监于政府产业政策,预期智能建筑产业将带动市场庞大商机!DIGITIMES于今(2013)年6月25日举办「2013智能建筑论坛」,与会产业领导人、技术专家发表多场专题演讲,并举办一场产业高峰座谈。上图座谈会与谈人,从左至右分别为日昇电机技师事务所负责人 朱国权、安润科技 苏俊旭董事长、台湾智能建筑协会 温琇玲理事长、江陵建设 林美东董事长,以及研华股份有限公司协理 周连和。

为推动智能创新技术产业应用、整合科技与建筑产业链、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政府已于2010年底通过「智能绿建筑推动方案」:自2013年7月以后,公有建物造价2亿元以上者,需要取得合格级智能建筑标章。预期智能建筑产业产值,将带动市场庞大商机!
结合科技与建筑跨领域精华,智能建筑产业链逐渐成形。DIGITIMES于今(2013)年6月25日举办的「2013智能建筑论坛」活动,主办单位特别邀请台湾智能建筑协会理事长温琇玲担任主持人,举行一场以「智能绿建筑产业链的推动与挑战」为题的圆桌座谈会,与谈人则包括江陵建设董事长林美东、安润科技董事长苏俊旭,以及日昇电机技师事务所负责人朱国权,分别可对应智能建筑产链当中的建商、设备供应商、机电技师等重要角色。

推动智能建筑,政府政策是关键

智能建筑协会温琇玲理事长(以下简称温理事长)首先提问,由于智能建筑涉及跨产业领域的整合,具有颇高的难度,再加上取得智能建筑标章的过程,挑战也可谓不小,面对这番困境,产业界将如何因应?

江陵建设林美东董事长(以下简称林董事长)认为,意欲推动智能绿建筑产业链的发展,主要关键有二,第一是政策的支持与否,譬如尖离峰之间的电价差距是大或小,某种程度也关乎智能绿建筑产业推动的力道强弱;第二是建筑信息建模(BIM)概念是否普及,他个人认为,不管论及智能绿建筑设计,乃至于争取智能建筑或绿建筑标章,其实都应该朝着BIM的方向前进。

来自安润科技的苏俊旭董事长(以下简称苏董事长)则表示,对于有意争取智能绿建筑商机的设备产业,最大障碍在于「周期」而非「技术」。以安润科技为例,系将目标置于住宅市场,以台湾而论,一年新建的住宅大楼不过9万户,其中具有高端智能化需求不到四成,等于是低于3.6万户,平均一个月不到3,000户,面对这样的市场规模,每家设备厂商所能分到的饼确实很小,导致业者不敢投入过多心力。但智能绿建筑系统如此复杂,投入的资源少,就做不出好东西,形成恶性循环,若欲打开僵局,关键还是在政府,唯有倚靠政策才易于创造市场需求,有了需求后,只要假以时日,产业链就会跟着成形。

此外,诸如PC或手机,都有相对应的开发标准,但智能绿建筑则没有,所以每家设备厂商都得面对形形色色的技术底层,进入障碍大,而且风险很高。至于苏俊旭开宗明义阐述的头号天敌-周期,他则解释,通常大型建商要求签定的服务合约,一走就是长达十年,保固期如此之长,必然隐含巨大成本负担,致令设备厂商背负沈压力。

因此他提出建议,有意于此的业者,必须先了解你自己及客户的预算区间为何,再据此选择合适的系统,设法做出较漂亮的C/P值,否则寸步难行。

日昇电机技师事务所负责人朱国权(以下简称朱技师)表示,智能建筑与建筑物本体息息相关,举凡复杂度偏高的数据中心、医院、厂办,通通都不脱离这个惯性,而台湾推动智能建筑的历程并不算短,至今却未见大举进展,他认为主要症结乃在于缺乏统一的平台与语言;随便拿十几个智能建筑案例来看,就不难发现,这些案件所采用的通讯协定都不一致,导致业者光做编码、统合数据格式,就已耗尽力气,连带也阻碍ICT硬件或软件产业的发展,政府宜带头设法解决此问题,例如前阵子公共工程委员会发展可供跨界使用的估价软件,就是值得效法的模式。

在实际效益、预算之间取得平衡

另外,预算编列不当,亦是阻碍智能建筑发展的另一道鸿沟,因为业主往往忽略,建筑物讲求的是永续经营,所以必须因应后续的维护保养,保留足够的财务运作空间,不能只看期初的设计与建造成本。

温理事长指出,事实上,台湾智能建筑协会已曾针对共通平台的议题,做过多次调查,根据受访者普遍反应,如何接轨国际标准,比起台湾究竟有没有自己的共通平台,显然更加重要。至于预算编列部分,她也认为是一大难题,台湾智能建筑协会曾做过估算,以争取智能建筑标章为例,「合格级」、「钻石级」牵动的成本垫高幅度,各为2.5%与7.5%,而造价两亿元以的上公有建筑物必须取得证照,换算2.5%或7.5%比例,其实已经是不小的金额,更遑论日后维护费用,由此看来,难免有业主担心财务压力,索性放弃走上智能建筑之路。

究竟智能建筑对业主、对使用者,各自具备何等价值?苏董事长表示,对于建商,若能快速完销建案且提高单价,就是最大的价值,假使做智能建筑,每户需增加5万元成本,但可换来每坪售价提高5,000元,那麽就是划算的投资,建商自然愿意去做,至于能否缔造这番效益,重点就在于包装行销,如果智能建筑的公信力提升,自然就有行销力道。

朱技师指出,他曾参与过钻石级智能建筑的建置案,可明显感受到用户所获得的效益;回顾传统建筑,业主顶多在中期或交屋时才会进行检查,如今在智能建筑建造初期,业主就可拿着BIM模型,开始验收建筑概况,例如看看埋管对不对、设施位置对不对,绝对会让日后维护作业更加有利。

但最大的受惠者,无疑仍是产业界。以设备厂商为例,其规格型录若能放入BIM模型,其实就是重大的里程碑,此外若再加上云端应用,那更是如虎添翼,可望透过标准平台,将基础设施、软件、云端服务整合在一起,带动莫大的商业契机。

推动建设公司、ICT业者、SI三方合作

温理事长认同BIM对于智能建筑的重要性,对于建商或业主而言,投资BIM固然必须耗费成本,但相较于房地产的高额利润,根本就是九牛一毛。但她也感叹,台湾总是习惯把SI位阶放得太低,搞到甲、乙、丙、丁、戊已不知沦落到哪一包,这是不对的现象,理应将SI拉升到上层位阶,先做系统设计,接着才做建筑、结构、机电设计,如此智能建筑才有希望。

林董事长认为,其实从事智能建筑,不仅有助于提升收益,而且反倒会让总体成本下降,同时也提升品牌形象,可说是一举数得。

但不可否认,台湾产业规模偏小,与其自我厮杀竞争,不如整合在一起「打群架」,此时政府即可发挥推波助澜力量,找一个点来大力推动,真正落实台湾智能建筑的能量,接着再拓展外销商机。温理事长同意这个观点,如何促使建设公司、ICT业者、SI三方通力合作,无疑是台湾能否倚靠智能建筑创造经济奇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