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官合作其利断金 TDX混搭数据创造「数据黑金」
台湾城市智能化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和产业齐心发力,整合彼此资源才有机会事半功倍。交通部推动的运输数据流通服务平台(TDX),与企业紧密连结,透过多元数据的整理与分享,提供给产业界进行巧思运用,创造混搭加值,在产业界激荡出600个创新服务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产官合作案例。 远传电信副理郑莹表示,政府与民间企业虽然职能不同,但殊途同归。政府需要透过服务,提升市政满意度;民间企业则期
打破地理与环境限制 苏花改植入5G基因化身科技路廊
台湾东部海岸线绵长,苏花路廊为目前台湾东部唯一现存的南北向主干道,但由于地理与环境的限制,交通方面容易在尖峰时段壅塞,而网络传输方面也常常遇到短暂断讯的情况,因此即便「智能交通」口号已经高喊多年,但在此仍遇到不少阻碍。尤其,近年疫情不仅严重冲击台湾观光产业,交通运输营运状况也受到波及。 交通部偕同电脑公会推动「5G带动智能交通技术与服务创新及产业发展计划」,其中「5G整合AI
IDC机房耗能大 远传如何打造智能绿机房?
在数码转型浪潮与5G时代来临下,市场对于云端与IDC(数据中心)需求大幅增加,电信大厂也加速扩建IDC计划。不过IDC机房却是电信产业耗能较大的领域之一,为此远传电信日前宣布携手与能源管理及自动化大厂施耐德电机合作,在新一代TPKC远传云端运算中心导入Ecostruxure IT解决方案,包括从实时可视性、实时监控、信息集中化管理,实现智能绿机房的转型愿景。 传统机房在管理上
上云易但治理难 IBM:企业多云混合架构已成主流
在数码转型浪潮及COVID-19(新冠肺炎)推波助澜下,企业采用混合云或多云架构已成主流趋势,但不同产业仍有不同考量,导致某些产业转型速度相对缓慢。台湾IBM谘询合夥人林翰接受电子时报专访,谈论企业云转型的痛点,以及IBM如何透过B2B谘询巩固自身优势、与前三大云厂商竞合。 云的诱因 IBM于2021年调查全球28个产业
打造智能校园 远传携手东华大学
远传5G专网在智能校园领域的应用推展再下一城。远传12日与国立东华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延续过往打造智能校园的合作基础,在校园内导入5G专网,共同发展5G校园智能应用,同时透过产学合作共同协助人才培育。 远传总经理井琪表示,在智能校园的垂直场域建构方面,远传过去即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协助东华大学建构数码转型基础架构,包括导入第一座校园AI紧急救助站建置、建置
竞争者众多 运营商凭何优势角逐5G专网「新蓝海」?
5G网络的部署内容小至天线,大到核心网络,都需要庞大的资本投资。对于一些「不差钱」的大厂来说,为了避免网安漏洞与延迟问题,更属意使用与公网完全分隔单独运作的专用频段来自建5G专网。不过大多数的企业,仍无力负担一个专网的建置,考量市场成熟度与成本结构,不管5G专网采用何种建网模式,电信业仍在其中占有主导地位。 企业专网分为专频专网与商频专网,前者由政府指配4.8~4.9GHz为
制造业仍为5G专网大户 高度碎片化市场成供应商挑战
虽然5G初期以消费市场率先进入商业化,不过长期来看,5G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垂直应用领域中带来革新,才是未来5G发展关键。根据爱立信(Ericsson)「5G商业潜力报告」指出,在所有垂直应用市场中,制造业则是引领5G专网市场成长的关键应用领域,然而,制造业虽是一个需求很大,但同时也是高度碎片化的市场,这也意味着,面对各异的场域时,5G专网的建设不只是单纯构建硬件设备,而是需要同时满足产业
新兴科技助产业数码升级 远传治疗转型痛点有妙方
近年来,「数码先行」已成各产业发展与转型的重要关键字,包括台湾传统制造业在内,皆想一探数码转型能否带动产业转型,进一步提升效能、降低成本、强化台厂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对此,IDC于2021年底提出预估,认为直至2023年,全球将有超过52%的GDP来自于数码转型及数码技术投资,而亚太地区则至少有约65%的GDP来自数码技术相关贡献。 该惊人的成果也将带动ICT产业大跃进。回头
全球超200个5G网络商转 5G应用进入加速期
台湾自2020年宣布正式进入5G商转,至今迈入第二年,虽新冠疫情打乱5G发展的节奏,对产业、供应链与终端市场都造成高度的不确定性。 随着线上办公、线上医疗与异地协作等新应用型态的发展,正是5G垂直应用的关键推力,因而各家业者推出何种5G智能应用也受到各界瞩目,继甫结束的MWC后,近期登场的智能城市展,从北到南也成各家业者大秀5G肌肉的战场,端出5G最新的应用。而工研院也预期,
智能交通创新4趋势:无人化、联盟化、智能化、效率化
2022智能城市展于26日正式闭幕,展现了台厂于智能城市解决方案的技术力及应用力。台北市电脑商业公会荣誉理事长童子贤表示,数码科技产业为台湾一大特色,一个城市可导入智能、数码治理解决方案,则可使市民生活更加便利,同时也提供政府更具效率的治理方案,实为双赢局面。 而此次2022智能城市展在「智能交通」方面成果倍出,除了国内外各大参展厂商之外,各县市政府亦展示了已落实于交通治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