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AI企业Pleora寻找台湾策略夥伴 共拓智能制造市场
创造工业用自动化使用的网络摄影头界面标准GigE Vision的加拿大人工智能(AI)公司Pleora Technologies,加入加拿大驻台北贸易办事处(CTOT)2022年的加速器计划,希望能透过此机会在台湾找到系统整合商或硬件制造商,携手合作拓展其在亚洲的工业自动化市场。 Pleora总裁侯卓文接受DIGITIMES专访,表示其无程序码开发平台具有高度弹性,能为许多希
产业AI化尚未普及 如何创造最大推力?
DIGITIMES首度以产业AI化、AI产业化为主题举办「Taiwan AI EXPO」,一连三天展会邀请多位重量级产业专家分享对AI的洞见,包括富士康研究院CEO李维斌、台达研究院院长阙志克以及广达技术长张嘉渊等。而其中作为新创代表,近年以拿下两岸最大铝箔制造厂的全厂AI检测方案打开知名度的开必拓数据也参与其中,并透过新创视野,观察近来产业AI化的发展现况。 开必
产业数码转型 AI已无可替代
政府资源投入对学研界乃至产业界都有引导作用。按照行政院当前政策,台湾未来几年都将在5+2产业创新的既有基础上,发展「六大核心战略产业」,深耕前瞻技术研发,推动产业导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AI)、5G应用,强化产业优势。根据政府部门规划,经济部和科技部(计划改制为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将共同投入以AI为核心技术的云时代产业数码转型任务。 根据政府研究信息系统(GRB)的定义,A
顺益端出首辆纯电卡车 高碳排车厂化身绿能示范展区
近年ESG大势所趋,大多厂办始以新能源管理、绿能建置为首要方向。以交通服务、组装制造以及车辆相关服务为主要业务的顺益集团,日前已将集团的「中坜汽车城」升级为「绿能示范厂区」,具备虚拟电厂三大应用,分别为自发自用、电力调度与能源监控,设置太阳能发电装置、储能蓄电池设备以及能源管理系统。 软硬整合促成台湾汽车产业第一座企业虚拟电厂
如何帮助产业智能化?宜鼎率子弟兵全力冲刺边缘AI
全球工业级储存与嵌入式周边领导大厂宜鼎国际发表最新营运策略,将锁定边缘AI(Edge AI)做为集团最新策略发展方向,由于看好AI技术在未来产业发展扮演的重要角色,将目光从AIoT更进一步聚焦于AI与Edge AI边缘运算,期望加速产业AI智能化与应用落地,近年已协助上千家客户实现各式智能应用,并将率领转投资子公司全力冲刺Edge AI边缘运算技术与应用,加速产业AI智能化与应用落地。
车用网安防卫战开打!法遵尚且不足 台厂仍需努力
2022年初,一名19岁的德国少年透过Tesla第三方开源软件(TeslaMate)中的一项漏洞,成功骇进13个国家的25辆Tesla电动车,线上操控车辆,包括关闭车辆哨兵模式、开关车门、车头灯、车内音箱、鸣笛、透过骇入车钥匙软件以取得车主电子信箱。 不仅如此,有外媒指出,由于Tesla网络仪表板中的一项安全漏洞,使得黑客可自由接取系统信息、使用车主从未修改过的缺省口令,加上
数码化、智能化先行 三阳:商业模式转型更关键
历经逾2年的疫情动荡,再加上全球净零碳排政策、乌俄战争对于关键原料带来的冲击、元宇宙及Web 3.0兴起,在在显示了科技产业正在进行典范转移的阶段。移动载具由油转电、由硬件主宰的世界逐渐转向软件定义,因应无人化、智能化趋势所带来的全新硬件需求,以及软硬整合成为势不可挡的必要条件。跨产业水平联盟以及供应链走向区域性垂直整合成必须。 不急着电动化? 三阳转型以智能
软件定义汽车趋势下的四大关键技术人才需求
「五缺(缺水、缺电、缺地、缺工、缺人才)」议题近期受停电、气候变迁影响,再次浮上台面,此外第六缺「缺芯片」为众所皆知。缺人才,也从短期问题变成结构性失衡,人才短缺问题实为刻不容缓。 面对全球电动车(EV)产业蓄势待发,产业人士指出,汽车产业面对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联网化、共享化的趋势,也就代表着,将会有愈来愈多新能源动力系统发生;自驾与驾驶辅助系统也渐成熟;车联网应用于交
专业分工抢先机 电车时代3关键:市场、品牌、供应链
摩托车电动化时代来临,过去素有「摩托车王国」称号的台湾亦凭藉着数间老牌、新创车厂齐心推动,开始在电动摩托车领域崭露头角,同时也触发摩托车产业多元型态商业模式的诞生。其中,欲以模块化、平台化为基础协助移动载具制造商进行电力化转型的湛积便为其中一例。 湛积创始人兼CEO林松庆指出,设计电动摩托车要考虑的因素,自过往的引擎、油箱,到现在的电池、马达控制器、软件及硬件的系统整合,技术门槛大相径
各行各业都在喊缺人缺工 台厂面临的三大考验
「缺人当然也会面临缺才,」前Google台湾董事总经理、现为Appier、iKala董事的简立峰在访谈的一开始,就道出台湾进入人口负成长下的缺才困境,未来将冲击劳动力与整体经济,更势必影响台湾经济命脉的半导体产业,且牵连才进入一局下半的电动车(EV)产业。前IBM顾问、现为人才培育NPO为台湾而教(Teach for Taiwan)永续长杜瀛则表示,「台湾真的缺人才吗?」会不会缺的是未来能够带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