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能AI芯片灵活跨域 医疗车用商机一把抓
专研边缘AI解决方案的耐能智能(Kneron),2021年宣布进军自动驾驶市场。耐能创始人暨CEO刘峻诚近日透露,继打入丰田汽车(Toyota)供应链后,新合作对象包括欧系、国内、美系一线传统车厂;年出货量约达300万~400万颗芯片,2021年营收达新台币5亿元,2022年预计倍数成长。 耐能2015年创立于美国圣地牙哥,除美国总部外,目前设有台北、新竹、深圳、珠海、杭州等
Yanmar推出适合在法国葡萄园环境作业的自驾喷洒器机器人
日本Yanmar Holdings推出适合在法国葡萄园等坡度陡峭且狭窄种植环境作业的YV01自驾喷洒器机器人,奠基于该公司曳引机的自驾技术,能在精确的实时动态定位(RTK)全球定位系统(GPS)引导下,以每小时4公里的速度在一列列的葡萄藤间移动与作业。 根据Nikkei Asia报导,Statista预估2025年法国葡萄酒市场的规模将比2022年成长26%达到387亿美元,
2030年ADAS市场规模可望超过千亿美元
创新车辆技术强劲的需求与发展,将成为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关键成长动能,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可望从目前的300亿美元扩大到超过1,000亿美元,车辆内建自动紧急煞车(AEB)系统将会日益普及、激光雷达(LiDAR)传感器需求将趋于强劲。 根据Design News报导,欧盟执委会(European Commission)数据显示,2021年欧洲约有19,800人死于车祸
苹果申请Apple Car技术专利 Siri语音助理是关键
苹果(Apple)似乎正在研究如何透过Siri语音助理技术的旁支,让Apple Car自动为使用者选择行车路线,甚至代为决定欲前往的最佳目的地,并在接近时代为决定或要求使用者提供停车位置需求。 根据AppleInsider报导,「运用意向信号在目的地附近导引自驾车(Guidance Of Autonomous Vehicles In Destination Vicinitie
Teraki送货机器人整合DriveU.auto联网平台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促成外送需求大爆发,最后一里送货机器人开发商Teraki整合DriveU.auto的联网平台支持机器人遥控作业,双方并将合作透过遥控方式加速部署自驾机器人与自驾车,此前Teraki在欧洲营运的送货机器人车队已采用DriveU.auto的联网平台。 根据The Robot Report报导,结合Teraki的边缘(Edge)预处理(pre-pr
WayRay AR抬头显示器或将翻转驾车体验
车内增实境(In-car AR)技术发展快速,2022年3月29日瑞士全像投影(Holographic) AR技术公司WayRay,推出True AR抬头显示器(HUD)在实际的道路与路况运作的展示影片,领先目前数家开发专属车用AR显示器的厂商,可望开创AR于行车导引与安全性应用的新纪元。
Waymo以全无人驾驶出租车载送旧金山员工
Waymo已开始以全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载送旧金山员工的服务;此外也宣布计划在凤凰城市中心提供无人出租车服务,首先将提供员工有配备司机的载送服务,接着扩大至参与Trusted Tester计划的人,最终将向一般大众开放服务。 根据The Robot Report报导,Waymo从2020年开始在凤凰城East Valley提供自驾车公共载客服务,2021年10月
Bosch收购高精地图方案商 提供一站式自驾系统服务
以高分辨率3D数码地图(高精地图)为汽车自驾传感系统提供路况辅助判读,是支持轻松且安全的自驾体验所不可或缺,Bosch收购Atlatec纳入其跨领域运算解决方案(Cross-Domain Computing Solutions)部门,可促进多元化与扩充产品组合,成为自驾技术组件一站式供应商。 根据The Robot Report报导,3D数码地图涵盖车辆周遭环境以及车载传感器
台湾进入大缺工元年?「机器换人」悄悄上演
在2020年全球受到COVID-19(新冠肺炎)的影响下,零接触的防疫需求刺激无人化的趋势,而全球制造版图的迁徙,也带动新一波工厂建置与扩产需求,同时,5G技术的推波助澜,致使市场对于自动化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当中尤以自主移动人(AMR)的表现最为抢眼。根据Interact Analysis与LogisticsIQ的市场研究指出,AMR市场近五年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并且预测未来五年内,AMR的市场安
AMR有如自驾车缩影 汽车大厂同步押宝机器人
自驾商机虽未来可期,但碍于目前各国法规仍未完善,全球要进入真正名义上的「自驾」L3阶段普及仍相当受限。但在自驾市场尚未成熟前,相关厂商还是需要储备长久战能量,持续进行自驾技术的开发与测试验证。其中被视为自驾车「缩影」的自主移动机器人(AMR),便成产业短期可落地的自驾系统应用商机。汽车大厂如BMW、现代汽车在发展自驾技术的同时,也在机器人领域同步进行布局。 根据美国汽车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