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码转型 AI已无可替代
政府资源投入对学研界乃至产业界都有引导作用。按照行政院当前政策,台湾未来几年都将在5+2产业创新的既有基础上,发展「六大核心战略产业」,深耕前瞻技术研发,推动产业导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AI)、5G应用,强化产业优势。根据政府部门规划,经济部和科技部(计划改制为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将共同投入以AI为核心技术的云时代产业数码转型任务。 根据政府研究信息系统(GRB)的定义,A
产业AI化 数码转型关键利器
AI的应用逐渐在医学、防灾、文化、金融、政府服务等各方面开花结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可说无远弗届。 由于产业AI化趋势快速变化,经济部技术处2018年曾经委托工研院启动「人工智能共创平台AIdea」,集结议题库、数据库、人才库,共同支持产业发展AI应用。该平台成立迄今4年,使用会员上万家,除了中小企业外,亦包括大型传产和电子业厂商,可见数码转型的趋势下,各界都对如何使用AI解决
抓住你的视野 鱼缸AI化海科馆看得到
经济部技术处于Touch Taiwan 2022携手友达、群创、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美商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工研院等产研机构,发表应用不同场域的智能显示虚实融合系统、面板级先进制程验证平台等35项应用,为智能显示产业注入新能量。 现场展出工研院研发的全球首创透明显示车载虚实融合互动系统,可依乘客视线秀出导览信息,在饱览窗外美景时,观看导览信息也不容
发挥地大优势 高雄打造完整智能科技产业链
智能城市论坛暨展览2022年首度在高雄举办,近150家厂商参展,其中高雄市经发局与经济部技术处合作,展出运用4K真人影像全息成像,展现3D立体效果的「5G瞬传门」、以及AI跨屏透明显示的「智能窗屏导览系统」。 延伸阅读:
万机联网时代降临 中小型智能应用渐获成果
机械产业在台湾提供超过30万个就业机会,2021年产值约新台币1.3万亿元,年成长27%。经济部表示,由于机械业有大量中小企业,工业局将协助、辅导业者升级智能应用,预计2022年内可达到「万机联网」目标,让台湾规模较小的机械业有智能化设备后投入智能化生产。为解决工业传感器国际进口比例达9成的问题,技术处已委托法人完成国产高端控制器,有超过30家工具机厂商导入。 外贸协会、机械公
富士康、台医光电、工研院 强强携手抢攻精准健康及线上医疗商机
数码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为全球产业带来改变,疫情的肆虐则加速了整体的进展。在成熟技术的支持下,生产制造、医疗照护均成了优先往智能化、线上化发展的产业指标。但智能生产端有类似灯塔工厂的样版场域可提供业者指引参考,而如何为线上医疗照护产业提供类似的样版,就成了产业发展上的重要关键。 根据Frost & Sullivan预测指出,数码健康市场包括数据分析、云端运算及线上病患监控等商
智能制造需求大增 微星、工研院大秀机器人、自动化应用
2021年「台湾机器人与智能自动化展」登场,包括上银、Panasonic、三菱(Mitsubishi)、盟立、台达电等大厂,因应数码化、线上化需求提升,展出关键零组件与解决方案,并透过串联整厂设备系统达到监控与虚实整合,而服务型机器人专区则有纬创、微星等大秀接触智能服务,超前部署人机协作未来生态系。此外,工研院亦展出应用在水五金、汽车钣金、人机协作、制造场域智能化的整合服务等成果,包括台湾首创「R
智能机械云平台正式商转 助力中小企业无痛转型
由机械公会与相关法人共同推动的「智能机械云平台」正式进入商转,这是首个以国内中小企业为目标所推动的制造服务云平台,在历经2年规划与验证后于2021年正式推出,未来将串联包括机械设备业者与制造业者,透过提供跨产业标准化的应用服务,协助业者迅速建立数码化能力,推动机械产业朝N万亿元产值迈进。 经济部技术处处长邱求慧表示,2021年台湾机械业产值直逼1.1万亿元,出口值有机会超过8,4
不再依赖老师傅手艺 智能精密元件加工制造获突破
3C产品走向轻薄化设计,零组件也随之微型化,例如手机中的碳钢螺丝或风扇中小马达的轴心及小齿轮等,都是常见的微型元件。法人机构已建立产业专属IoT方案,将传统热处理经验转为数据决策,降低人为经验依赖与摸索,快速准确分析出最佳热处理制程参数(温度、时间、渗碳气氛等),进而提供热处理产业相关智能生产。包括Tesla、Bosch等国际大厂供应链已导入应用。 金属中心指出,微型元件在传
欲组自驾巴士大平台 丰荣客运徐弘丰:改变业者思维是关键
2021年5月起,每到周六午夜至凌晨2点,台北市信义区自凯达格兰大道行经基隆路1~5段,至松寿、松智路公车专用道上,都能见到自驾巴士行驶的身影,象徵由政府与民间业者合力推行的自驾巴士创新实验计划不再只是打高空,而正在各地实验场域逐步落实。除了信义区之外,包括新竹高铁站与竹北市混合市区道路、台中水湳智能城自驾巴士等试行路段,皆陆续开放民众试乘。 日前,丰荣客运董事长徐弘丰出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