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ESG环保作为系列报导-12】微软以软件赋能和投资气候科技促减碳
经常与苹果(Apple)竞逐全球市值最大公司宝座的微软(Microsoft),是科技产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在全球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微软在ESG上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优于产业平均表现。虽然微软的事业体以软件为主,却也有涉及硬件产品如XBOX、Surface及云端事业部所使用的服务器等,因此其ESG策略方向,与其硬件供应链夥伴息息相关,也值得科技同业参考。 微软已经连续5年
自驾船五月花号再度挑战横渡大西洋
由专注海洋研究的非营利组织ProMare与IBM合力打造的五月花号(Mayflower)自驾船,运用IBM的传感器输入、实时分析、机器学习、决策引擎技术,自主航行与收集影响气候变迁及污染的海洋数据,协助海洋研究人员掌握充分信息以保护地球。 根据The Register报导,五月花号自驾船上没有随船人员,只能完全倚赖船上配置的众多摄影机、设备控制器、传感器、执行机器学习演算法的
净零减碳刻不容缓 群创展开攻略移动
响应全球2050年净零碳排共识已刻不容缓,群创光电期许透过持续深化低碳转型意识,以具体策略规划及实际作为因应,并规划参与国际永续倡议,力邀合作夥伴及企业共同响应,为守护生态环境付诸移动,迈向净零未来。 202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联合国以「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为主题,呼吁各国推动落实环保移动,实践全民绿色生活。面对全球气候变迁、减缓气候冲击议题,群
比亚迪吃下日本电动巴士70%市占 市场竞争升温
2015年国内大陆主要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BYD)与英国巴士制造大厂ADL(Alexander Dennis Limited)合资在英国生产纯电动巴士以来,运作顺畅、市占逾半。此外,已取得日本电动巴士市场70%市占的比亚迪,希望进一步提高日本电动巴士销售数量,不过将面临当地与其他国际厂商的强力竞争。 根据Pandaily与报导,2022年4月比亚迪宣布旗下巴士的总里程数已超过
【企业ESG环保作为系列报导-7】三星电子透过认证系统管理供应链碳排放
ESG议题已成为各国企业都需要关注的议题。在环保风潮下,对仰赖高耗能、高用水的科技产业,更容易成为政府法规管制与舆论众矢之的,减碳排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星电子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消费品和电子元件的制造商,屡以回收和环保产品获美国环保署(EPA)颁给「金质奖」和「永续卓越奖」,在环保的对策上有些创新做法颇值得台湾厂商参考。 虽然S&P Global ESG评级在环境面表现
【企业ESG环保作为系列报导-5】NVIDIA如何在ESG超车英特尔、 超微?
气候变迁成为企业营运重大风险之一,社会、投资人和监管机构对企业ESG (环保、社会与公司治理)的表现也更加关注,因此ESG也成为企业产品效能、财务表现外的另一竞争平台。图像处理器(GPU)大厂NVIDIA获得多个ESG评监机构给予亮眼的评级,表现都远远超出竞争对手英特尔(Intel)和超微(AMD),显示NVIDIA在ESG策略上有其过人之处。 根据MSCI ESG Rati
【企业ESG环保作为系列报导-4】台积电每消耗1度电就为世界省下4度电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在2021年9月宣布,从2025年起碳排放零成长、2050年达到净零碳排放为目标,等于要将目前每年将近1,000万吨的碳排放直接归零。这样的豪语被称为「台积电史上最大胆承诺」,如何落实备受产业关注。 台积电在环境永续上所做的长期努力,不但已经带动台湾新能源产业发展,也连续20年入选道琼永续世界指数成分股,并且是全台唯一在MSCI ESG Research的M
碳净零学院课程开跑 企业积极培养绿色转型人才
台湾碳净零学院经过二个月甄选,20位来自半导体、制造业、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学员齐聚一堂,正式开始为期18个周末的碳净零永续工程师学程。台湾碳净零学院结合产官学共90名顶尖学者专家,推出长达216个小时的学程,目的是在2030年前培育出2,000名熟悉环境科技、财务分析、及跨国资源整合能力的碳净零工程师,协助企业完成碳净零路径图。 台湾碳净零学院创始人吕原一表示,碳净零工
【企业ESG环保作为系列报导-2】苹果每年淘汰8%未达标潜在供应商
苹果(Apple)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之一,供应链散布在全球各地,更是消费性电子科技的趋势领导者,拥有强大订价力与影响力。苹果自2020年起即已在营运上达到碳中和,且预计在2030年达到全供应链的碳中和。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必须将这些作为贯彻到每一个供应链的夥伴,才有可能达成环保策略目标。因此,了解苹果的ESG作为对其供应商而言至关重要。 从苹果2022年环境进度报告中可
碳中和、ESG大势所趋 产官学全面朝电气化与共享交通发展
近来各国提出2050净零碳排,台湾也不缺席,国发会与各部会于2022年3月下旬公告「台湾2050净零排放路径图」,预计台湾推动能源转型要达到4个目标,分别是:第一,能源转型更明确,藉由扩大能源设置、提升自产能源占比,更具体来说,进口能源的依存度要从2010年的97.4%降低至2050年50%以下。第二,推动绿能产业链,并结合ICT产业优势提供高效、低碳且更具智能的制程。第三,提升全民对气候变迁、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