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创医学三大业务 2021表现一好二进步
纬创医学自2016年成立以来,陆续在医材代工、外骨骼机器人、智能医疗等领域站稳脚根,成为三大主要业务。2021年将届,纬创医学在COVID-19疫情等大环境因素下,仍稳定踏出三大业务的步伐,展现具体成果。 DIGITIMES特别访谈纬创医学三位重要人物,分别为纬创资通技术长暨纬创医学总经理黄俊东、纬创医学副总经理庄诏仁、纬创医学智能医疗事业总监郭志峰,畅谈纬创医学在2021年
生策会、英特尔签署合作意向书 促增台湾智能医疗实力
为合力推进台湾智能医疗发展,国家生技医疗产业策进会副会长杨泮池与英特尔(Intel)业务行销暨公关事业群副总裁汪佳慧2日签署合作意向书,期加速育成解决方案,并给予医疗保健服务提供者创新管道。 直至今日,全球医疗院所每日产出高达3TB数据,其成长幅度超过制造业、金融服务业甚至是媒体业,但其中却仅有不到3%的数据能够被完整分析并提出有意义、可移动的洞察。如同英特尔CEOPat
5G应用落地桃园 郑文灿:台厂百年一见新契机
国发会自2016年成立「亚洲.硅谷」计划以来,持续推动桃园地区产业生态系发展,承接2020年5G开台后的落地应用,国发会与桃园市政府首开5G开放网络验证平台,提供企业于实验场域进行5G相关应用落地实测。 国发会主委龚明鑫30日出席「台湾5G生态链产业实现在桃园」论坛时提及,台湾发展5G产业生态系共有两大优势,其一为中华电信已在桃园青埔成立受国际联盟认证实验室,保障5G相关应用
台湾AI发展优势何在? 产业链高度信任是关键
工研院29日举办AI人工智能产业论坛,广邀官、产、学界专家以全球趋势、台湾优势以及技术进程为题,进行系列演讲及对谈。 人工智能(AI)自2016年电脑围棋程序AlphaGo问世后,发展至今已逾5年。前Google台湾总经理、现任Appier及iKala独立董事简立峰于演讲中提及,过去没有一项技术可于5年之内暴风成长,以跳跃式的发展席卷资本市场。 2021
电子病历接轨国际、上云在望 公有云跃跃欲试
卫福部正在开放电子病历上云及采用国际医疗数据交换标准FHIR(Fast Healthcare Interoperability Resources)架构,规划在台湾设置数据中心的微软(Microsoft)动作积极。台湾微软宣布携手在地产官学界夥伴,整合微软医疗产业云,推动台湾成为未来医疗的示范场域。台湾微软总经理孙基康指出,未来两年,将在台创造100个智能医疗解决方案。 卫福
看好医疗产业前景 纬创发出医学三支箭
纬创布局智能医疗逐渐开花结果。纬创医学董事长黄柏漙指出,纬创医学正从幼儿园进展到国小阶段,营收占比达85%的医材代工,正打入二、三线医材业者供应链,外骨骼机器人与东洋合作代理,而智能医疗朝健康照护平台迈进,已经与多家医院洽谈合作。 黄柏漙指出,纬创医学有三大业务,首先是医材代工,占比最高,其次是外骨骼机器人,最后是结合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医疗。医材代工成长最快也最明显,外骨骼机器
智能医疗三大主轴 阳明交大AI亮点多
2021台湾医疗科技展即将展开,在COVID-19(新冠肺炎)全球肆虐之际,国立阳明交通大学(以下简称阳明交大)持续推动智能医疗在教学、临床、跨领域之间的应用。阳明交大脑科学研究所所长暨数码医学暨智能医疗推动中心主任杨智杰表示,2021年的医疗展,阳明交大有三大主题,包括云端医疗、科技防疫团队、模拟病房。 同时也是台北荣民总医院医疗人工智能发展中心副主任的杨智杰分析,在健康医
降低医护人员负担 AI扮演核心关键
自从疫情爆发后,全球各地专家都在寻找阻断病毒散播的方法,除了传统戴口罩、勤洗手之外,保持实体距离被认为是有效方法之一,而无形中也改变传统生活模式。 首先,为杜绝社区传染的机率,不少企业选择推动居家办公方式,至今已成为多数员工习以为常的工作形式,未来虚实混合的工作模式将成为后疫情时代的日常。其次,线上工作对雇主来说,很难确保员工的工作效率不会受到负面影响。所幸感知科技、信息传输
MOST AIBMRC与印度Tech Mahindra签署合作协议
科技部人工智能生技医疗创新研究中心(MOST AIBMRC)在台北101与印度软件前三大标竿企业-印商马辛达国际科技有限公司 (Tech Mahindra),于18日签署合作意向书,未来将藉由双边的技术交流,促进智能医疗与照护领域技术研发与人才培育,也期待跨国合作可以向世界展示台湾的智能医疗技术,共同迎向后疫情时代的AI智能医疗新时代! 科技部人工智能生技医疗创新研究中心着重
疫情加速科技普及 国研院国网中心角色日益吃重
延烧近两年的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即便疫苗已经问世接近1年,但在产量有限、病毒持续变种下,这波疫情至今尚且看不到终点。全球疫情大爆发期间,可观察到民众对移动网络的依赖日深,是支撑居家办公、在线购物、居家学习的重要关键。 第二个科技则是各种云端服务,许多企业为因应居家办公需求,开始引进各种在线会议、协作平台等智能服务,将成为后疫情时代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