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距离通勤不远了 日本太阳能EV可年行7,100公里
目前的零碳排车不管用电还是用氢能源,依然有电力或氢能源由高碳排程序制出的问题,因而有汽车表面安装太阳能发电的太阳能EV构想;而日本政府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从2016年起研究太阳能EV,2022年7月的最新进度,创下1年行驶里程7,100公里的新纪录。 根据日本汽车专业媒体Merkmal报导,实验是由日本汽车大厂日产汽车(Nissan)发售中的轻型电动厢型车
改善日企弊病 花王Sony考绩加列ESG评分
进入2020年代,企业经营指标又出现新的关键字,即代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的ESG。而为鼓励从业员积极提供与落实环保相关措施,同时避免企业管理积弊直到上了新闻版面才为高层所知的情况,日本清洁用品大厂花王(Kao)将修改人事制度,将ESG纳入考绩中,家电大厂Sony也将跟进。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Nikkei)报导,花王正在制订的新人事考绩评核系统,将引进社员自订目标制度
比亚迪叩关日本EV 从公车到私家车
国内EV厂终于决定叩关日本私家车EV市场,2015年便在日本销售EV公车的国内电动车大厂比亚迪于2022年7月21日宣布,将正式进入日本EV私家车市场,2023年1月将推出SUV款EV Atto 3,并积极扩展服务据点,目标是2025年于日本有100个销售据点,EV年销售量2万辆。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Nikkei)报导,比亚迪决定2023年在日本私家车市场销售EV的理由,在于
从六成到十成 日本EV与再生能源连动进化
结合再生能源与EV的智能电网,在日本又有新发展,日本汽车大厂日产汽车(Nissan),在日本福岛县浪江町进行再生能源与EV的连动实验,成功让所有EV的电力完全靠再生能源提供,并同时担负好智能电网中蓄电池的储能与稳压的角色。 日本从2018年北海道地震造成广泛停电,但部分地区依靠EV与FCV提供紧急用电一事上新闻以来,便正式推动EV与电网连结事业,2019年日产进一步与日本电力
Sony车用摄影机CIS量产后 激光雷达SPAD预计2023年上市
Sony的CMOS影像传感器(CIS)发展,除了手机需求之外,车用CIS也正加紧抢攻。540像素的车用摄影机CIS「IMX490」已量产。号称业界第一个车用激光雷达(LiDAR)专用的直接时差测距(dToF)方式堆叠型单光子崩溃二极管测距传感器(Stacked SPAD Depth Sensor)「IMX459」,样本出货时间延到2022年底,预计2023年可投入量产。 日经新闻
最快2024?比尔盖兹投资的电池厂 抢当首家EV全固态电池业者
美国电池厂QuantumScape表示,最快2024年就能将全固态电池(ASSB)搭载于量产型的电动车(EV)上,并能让消费者购买。如此一来,将是全球电动车全固态电池商用市场的第一家业者。 News18、CNBC等报导,QuantumScap计划在2023年兴建全固态电池试产线,供应大众汽车(Volkswagen),2024~2025年搭载于大众的电动车上测试。
真实VR同时展开 日产元宇宙行销新车
日本汽车大厂日产汽车(Nissan Motor),在2022年5月20日举办双重意义的新车发表会:公开夏季起发售的普及款电动车:微型EV樱花(Sakura),并且是在真实世界与VR世界同步举办。这不仅是日厂首款取得单价与平价汽柴油车相当的EV,同时也开启元宇宙(Metaverse)汽车行销市场。 活用VR技术的元宇宙,已因疫情而被大量跨国企业引进,提供会议与交流教学所需,日本
数百万电动车退役电池 如何再利用?
未来几年将报废数百万辆电动车,但其电池组除了能回收稀有材料以制造新电池,日产汽车(Nissan)和雷诺(Renault)等汽车大厂正在将电动车退役电池用于储能系统。 根据华尔街日报(WSJ)报导,国际能源署(IEA)估计,2021年全球对电网规模电池的投资达到68亿美元,高于2020年的40亿美元。IEA表示,目前全球道路上有1,000万辆电动车,到2030年此数字将增至3亿
Cybellum承袭以色列IDF血脉 推一站式车载网安解决方案
电动车是各国打造「运输去碳化」不可或缺的元素,而信息安全在汽车领域的重要性无庸置疑。随着全球车厂将产品数码化,更需要拟定战略来保护旗下汽车免遭受网络攻击。为了协助车厂更有效率地找到合适的安全解决方案,总部位于以色列的车载网安公司Cybellum设计了独家产品安全平台,确保车辆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网络安全。 Cybellum执行者兼共同创始人Slava Bronfman将「永续
元宇宙车内体验带来新的教育、娱乐、广告商机
部分汽车制造商已开始尝试将元宇宙(Metaverse)引进车内体验,包括透过交互式全像投影(Holographic)挡风玻璃、投影虚拟代言人(Avatar)到乘客座位,虽能带来新的教育、娱乐、广告商机,但也可能会造成分心、隐私外泄、让更多渗透性广告活动有机可乘的问题。 根据VentureBeat报导,目前仅部分概念车曾展示以挡风玻璃作为增实境(AR)抬头显示器(HUD)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