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home进军先买后付 强调大数据风险控管
PChome网络家庭27日推出Pi拍钱包「慢点付」服务,结合先买后付(Buy Now Pay Later;BNPL)、无卡分期、移动支付等功能。PChome旗下廿一世纪数码科技表示,风险控管和大数据分析为关键技术,目前全球BNPL服务提供者相当有限。 PChome董事长詹宏志在线致词时表示,Pi拍钱包结合慢点付,成为台湾首个串接BNPL、无卡分期及移动支付三大服务的创新型金融
从吊扇走出减碳革命 勤美分享ESG模范生怎麽做?
谈起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是近2年所有上市柜企业必修的科目,气候变迁下更掀动ESG浪潮。据了解,台湾是全球供应链重镇,在净零减碳之路上一举一动皆受各界关注,然目前全球已有131国承诺净零,台湾虽是全球供应链重镇,却还在后段班。 以赛代训,奠定全台制造业ESG模范生地位 除了本地8家指标性企业倡议成立的台湾气候联
5G部署刚起步 驱动垂直场域转型才是最大影响
台湾近年在5G通讯的发展,在消费市场上各家品牌的5G手机倾巢而出,在应用层面5G也带动新一波娱乐商机,包括云端游戏串流服务、赛事转播等。不过产业人士认为,现在5G网络的部署才刚起步,但真正的价值是带来数码转型的力量,驱动垂直场域的转型才是其最大的影响力。 富士康研究院日前举办「NExT Forum」主题论坛,探讨B5G/6G技术发展与趋势,并聚焦智能车联网技术,以及探讨低轨卫星
锁定半导体物流自动化缺口 友达角逐AMR新战场
自动化商机需求爆发,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成为智能工厂中的当红炸子鸡,近年吸引台厂竞相角逐。包括深耕面板制造多年的友达也看好AMR发展潜力,跨足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更将AMR视为主力产品之一。友达直言,AMR市场正值起飞期,人机协作不仅能减轻人力负担,同时也将成为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动能。 友达旗下子公司友达数码科技上周才在COMPUTEX 2022上首次展出Clas
AI、5G加速大数据分析 运算技术成发展关键
人工智能(AI)与5G等科技加速了处理大数据与分析的速度,在芯片上加上AI功能的各式AIoT芯片与装置需求大幅攀升,工研院指出,面对新一代芯片少量多样与多元需求特性,传统芯片设计模式将转变为小芯片系统设计,或是走向微缩制程的路,才能解决庞大数据在高速运算过程中,兼顾运算效能且降低耗能,下时代存储器技术也就成为发展关键。 工研院电子与光电系统研究所所长张世杰指出,因应整车智能化
不让一杆多用变灾难 仁宝携手新创示范5G智能杆
遍布城市各处的路灯智能化后,转而以智能杆形式成为未来智能城市最重要的基础建设,目前全球约有3.6亿盏路灯,但具有联网功能的智能杆仅约720万盏,市场也预期到2028年时,全球将有超过9,000万盏智能杆,庞大商机吸引全球业者竞逐,台湾也不例外。包括积极投入5G专网发展的仁宝,也瞄准智能杆商机,近日仁宝也在COMPUTEX 2022上对外公开最新成果,将携手能源管理新创公司思纳捷在高雄亚湾区打造标准
用「智造」应对缺工 友达数码首创无尘室清洁机器人
友达旗下子公司友达数码,将于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2)首次展出台湾首创的Class100无尘室清洁机器人,借此因应全球缺工浪潮,友达数码指出,人机协作不仅能减轻人力负担,同时也将成为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动能。 友达数码以自动化及智能化为研发主轴,投入协作机器人的开发与运用,推出Class100无尘室清洁机器人,具专利黏尘清洁技术,搭配智能清洁路径规划,可实
导入XaaS 2.0经营新思维 因应供应链碳管理趋势
「供应链脱碳」是企业达成净零排放目标的重要关键。台湾一向以出口导向为主,面对国际的减碳趋势,透过中心厂对供应链碳管理上的积极作为,企业是否有效监别供应链上的ESG风险并提前因应管理,将直接冲击企业自身营运绩效。勤业众信风险管理公司副总经理李介文建议,企业应转换为「XaaS 2.0」 ,即「 Everything as a Sustainability Service」新思维,来推动自身乃至于供应链
2022云端趋势有哪些重点? 混合云、IaaS市场成长最强劲
2022年即将进入下半场,企业也持续加速迈向数码转型。台湾公有云市场成长强劲,2025年产值上看新台币830亿元。AI新创爱卡拉(iKala)19日发布与IDC合作「2022产业云端应用趋势大调查」,iKala观察,在后疫情时代巨变的环境下,企业加速数码转型脚步,也提升云端运算服务市场需求,而未来包括像是混合云及多云布局、顾客关系优化,以及云端网安等,也将会是未来企业评估上云的三大重点。
全球塞港大乱斗 海运产业危机如何变转机?
疫情改变了世界的日常,扰乱全球秩序,其引发的供应链动荡更使全球饱受煎熬,直到今日,港口壅塞现象仍未缓解。运输是一种衍生的经济行为,尤其全球贸易近九成仰赖海运,与国际经济息息相关,也因此塞港,塞的不只是港,更堵住全球贸易往来的脚步,大伤产业链的运转。 塞港问题究竟何时解?台湾港务公司董事长李贤义保守看待,认为2022年恐怕不会好转。但事实上,塞港问题,是多重问题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