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充电桩基建潮 台湾市场准备好了吗?
美国自2019年拜登上任后积极推动净零碳排政策,其中针对车辆部分,规划2030年后电动车于新售车的占比须达50%。对此,纽约时报指出,充电桩不足将会是各国汽车电动化过程中的最大阻碍。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统计数据,2040年全球电动车销售量将破5亿台大关,而届时充电设备至少须达2.9亿座,方能达到「电动车:充电桩」比例「2:1」的最小量需求。纽约时报认为,以现阶段美国配
从数码到低碳重塑公司价值 数码长、永续长成企业新标配
自2020年爆发的COVID-19不仅造成供应链重构,至今仍对生活模式与经济活动带来很大的改变,与此同时,全球多国陆续宣布碳中和目标、欧盟更启动碳关税措施,时局的转变让企业必须培养更快的应变能力,转型策略也因此成了后疫情时代企业成败的关键。 但企业在转型时刻,面对的第一个问题通常是「资源调度」,事实上不论是数码转型或低碳转型,都无法从局部角度看待,也因此在面对当前时局的两大议
用电大户抢绿电时代到来 地热能源有望成第三选项
各国已将净零排放目标纳入国家能源转型政策与企业年度目标之一,2021年11月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欧美各国与亚洲已开发家也达成2050年达净零排放目标。产业人士观察,气候金融成为国际主流外,电动车与能源产业相较以往更受重视,瑞典、德国中期目标预计在2030年较1990年减排至少6成,长期净零排放目标比多数国家提前至2045年达成。 对此,倡议能源转型为主的台
看准用电大户减碳需求 阳光伏特家目标完成更多「三转一」
因应2050净零碳排趋势,台湾再生能源产业如火如荼发展,其中太阳能、离岸风电为重要关键再生能源来源,能源产业新创业者阳光伏特家锁定在太阳光电,透过台电电网,进行电能转供,提供来自第一型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的电力给用户。 事实上,阳光伏特家(绿点能创)于2015年7月成立,以期让一般人能够成为绿能出资参与者,于是创立在2016年6月「绿益共享」平台,完成台湾第一座由群众出资的全民电
石化产业甩碳脱油 台泥、中油跨界布建快充站
电动车在2021年大幅成长,同时带动布建充电桩商机,无论是传产、车厂,或是石化产业龙头皆大动作投入充电桩。据世界经济论坛(WEF)指出,全球充电站商机可达新台币14万亿元,然以现状来看,2020年欧盟、美国销售电动车与充电桩的比例约在8.5:1~16:1之间。台湾目前电动车挂牌数约1.6万辆,充电站约有1,100~1,200座。全球充电桩的数量明显不足,且多以慢充为主。市场指出,不只车厂进入充电桩市
看准自驾车、智能城市商机 光宝策略投资耐能
2021年初起,耐能快手抢进车用市场,并宣布与伟诠电子、义隆等厂商合作打造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11月,推出首款车规级AI芯片KL530,并宣布随富士康、台达电集团底下晶睿等台系供应链挤进日系车厂大门,包括丰田在内等四大日系车厂,有约28%后装车用AI芯片采纳其产品,以此作为基础,KL530也有望可顺势切入日产车内装供应链。 21日耐能宣布获2,500万美元战略投资,投
智造转型强化台湾竞争力 国内外业者大秀肌肉
受到疫情推波助澜,近年线上作业及自动化需求持续提升,不仅催化全球企业数码转型速度,同时也带动庞大市场商机。为提供相关业者一个交流/采购的平台,Intelligent Asia亚洲工业4.0暨智能制造系列展15日起在台北南港展览馆一、二馆登场。副总统赖清德在开幕典礼致词时表示,面对后疫情时代变化、中美贸易战与2050年碳中和等议题,最坏年代其实也是改变的年代,欢迎企业回台投资、海外资金汇回,政府将携
智能制造需求大增 微星、工研院大秀机器人、自动化应用
2021年「台湾机器人与智能自动化展」登场,包括上银、Panasonic、三菱(Mitsubishi)、盟立、台达电等大厂,因应数码化、线上化需求提升,展出关键零组件与解决方案,并透过串联整厂设备系统达到监控与虚实整合,而服务型机器人专区则有纬创、微星等大秀接触智能服务,超前部署人机协作未来生态系。此外,工研院亦展出应用在水五金、汽车钣金、人机协作、制造场域智能化的整合服务等成果,包括台湾首创「R
碳中和大势所趋 台厂积极卡位储能市场
随全球再生能源装置容量大幅提升,储能系统成为能源转型中发展绿电的重要产品,当再生能源占比不断提高,对电网造成的影响亦愈趋明显,各大厂为了兼顾绿能发展与电网的可靠度,近年不少传产积极布建储能案场,台达电总裁暨营运长张训海喊出,在储能市场上,「2022年就是倍数成长」。台达电能源基础设施暨工业解决方案事业群总经理张建中更指出,未来5年将会有1GW的建置需求。 台达电携航太产
电力配置难题 充电桩、储能、电力管理「黄金三角」成关键
根据调研机构Canalys报告指出,2021年上半全球电动车总销量达260万辆,相较2020年同期成长约160%,而台湾电动车挂牌数则以1年近万辆幅度增加,以此可以见得,随电动车挂牌数逐年成长,市场对于「充电」需求也将逐步攀升——交流电(AC)慢充加速进驻社区、商办,而直流电(DC)快充则预计取代加油站。 然而,2021年上半多次突发性停电,民众为对于台电电网的可乘载量严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