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代工厂现身 台湾AI创新生态系萌芽
40年前政府主导台湾成立新竹科学园区,工研院技转成立联电、台积电,开创了台湾晶圆代工产业的序幕。时至今日,AI几乎已无所不在,台湾能不能在软件与AI技术上也开创新的可能?科技部几年前已经有了答案,在政策支持下,AI创新生态体系正在萌芽中。 政府几年前提出「AI科研战略」报告时提到,台湾有几十年的资通讯研发与制造经验,应该结合本土厂商的力量,建构出优异的超级电脑和云端平台,让产
从AI 1.0到AI 2.0 人人可用才能加速普及
AI芯片公司Blaize成立于2010年,4位创始人Dinakar Munagala、Ke Yin、Satyaki Koneru以及Val Cook过去任职于英特尔(Intel),具有多代GPU开发经验。目标从AI 1.0走向AI 2.0,提供新的技术平台与产品,让AI更容易为企业所用。 Blaize在创始人的空房间中诞生,原本是私人专案(side project),如今拥有
从天灾到人祸频传 AI如何打造后疫情韧性供应链?
细数过去三、四年,从中美贸易战、COVID-19新冠疫情、塞港缺柜、原物料齐涨、净零减碳到乌俄开战,甚至工厂火灾、停电跳电等事故频传,从天灾到人祸,正全面改写全球供应链的新秩序,供应链布局的基础,也从过往的降低成本变成「降低风险」。 KPMG最新发布的《2022全球制造业展望》报告中也指出,未来供应链风险将被视为最大的威胁。像是持续两年多的疫情对制造供应链带来诸多影响,包括零
培养「新黑金」 台机械业探寻半导体产业入场券
台湾机械业近年站在产业价值转型的浪潮上,积极朝高附加价值市场迈进,希望借此甩开国际竞争对手的差距,其中之一的目标就是锁定具有「本土优势」的半导体产业。近年机械业频频向半导体产业招手,双方展开比过往更密切的合作,半导体需求不坠,也带动周边产业跟着起飞,喊出设备国产化的目标,而这是否也让台湾机械业有机会培育出「新黑金」,打造下一座绵延大肚山黄金六十公里的「护国群山」?
高科技产业横刀夺爱 传统产业叹人才难寻
产业面临人才荒,从科技业到传统产业无一幸免,其中因电动车、AI等新兴领域的高速发展凸显半导体的重要性,半导体产业更是抢人才跑第一线,然有庞大人才需求的,不只科技业,传产人才需求近3年也大幅成长超过7成,且在智能制造趋势下,这些传产甚至还要跟科技业抢同一种人才,在这场全台抢人大战中,传统产业兴叹,不只人才难寻,现在恐怕连有钱也请不到人了。 机械业不只抢不到人 还
半导体人才匮乏 南台湾补缺口也育EV
半导体已经成为台湾经济、产业甚至是外交上的「护国神山」,而近年来电动车、元宇宙、AI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更加凸显半导体的重要性,加上世界各大半导体厂都在积极扩产,使得人才缺口愈来愈大,成为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隐忧。 半导体人才匮乏有多严重?根据统计,2021年台湾整体半导体人才需求约近3万人,但实际相关科系的毕业生仅1.2万人,供需失衡严重,让业界大老不得不出面喊话,联发科董事长蔡
企业投入ESG 循环经济、绿电成标配
零碳经济时代来临,同时带动循环经济发展,各产业供应链全面性创新打造绿色制造,传递「永续」概念。 制造业携业者推动绿色制造、循环经济 台积电作为产业界领头羊、用电大户,台积电欧亚业务资深副总经理何丽梅指出,半导体制程中将产生不少废弃物,废弃物处理是循环经济的一环,因此近期台积电在台中科学园区规划零废中心,2023年开始营运
台积电净零再出招 零废中心2023正式营运
台湾是全球供应链重镇,在净零减碳之路上一举一动皆受各界关注。目前全球已有131国承诺净零,台湾虽是全球供应链重镇,却还在后段班。 由国内8家指标性企业倡议成立的台湾气候联盟,集结台积电、友达、台达、光宝、宏碁、和硕等重量级大厂,台积电欧亚业务资深副总经理何丽梅与台达电董事长海英俊、友达董事长彭双浪23日受邀出席「携手台湾ICT供应链迈向净零未来」国际论坛时不约而同做了上述表示
减碳是一门好生意 台达电海英俊:8大厂发挥影响力、众小厂结合夥伴力
无论是政府或企业面对气候变迁议题刻不容缓,台达电董事长海英俊表示,联合国变迁小组IPCC发布的科学报告指出气候变迁的风险已迫在眉睫,同时这也攸关企业生存契机。 对此,海英俊指出,气候变迁问题为全球议题,台湾政府也很清楚净零碳排积极与否将会影响台湾各厂对外的国际贸易,现在贸易与气候变迁息息相关,台湾各界若在减碳方面不够积极,也会遭国际夥伴抵制。面对台湾目前的减碳困境,全台平均每
各行各业都在喊缺人缺工 台厂面临的三大考验
「缺人当然也会面临缺才,」前Google台湾董事总经理、现为Appier、iKala董事的简立峰在访谈的一开始,就道出台湾进入人口负成长下的缺才困境,未来将冲击劳动力与整体经济,更势必影响台湾经济命脉的半导体产业,且牵连才进入一局下半的电动车(EV)产业。前IBM顾问、现为人才培育NPO为台湾而教(Teach for Taiwan)永续长杜瀛则表示,「台湾真的缺人才吗?」会不会缺的是未来能够带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