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智能视觉传感技术让机械手臂火眼金睛 智能应用 影音
Microchip Computex
Event

3D智能视觉传感技术让机械手臂火眼金睛

工研院「3D智能视觉传感技术」可轻易识别3D复杂的形状物件,结合机械手臂,可灵活判断深度距离及取放不规则物件。
工研院「3D智能视觉传感技术」可轻易识别3D复杂的形状物件,结合机械手臂,可灵活判断深度距离及取放不规则物件。

不管是圆的、扁的、高的、低的,都躲不过工研院新研发的「3D智能视觉传感技术」!此项技术在任意空间环境下,可快速识别场域内各项3D复杂的环境样貌,让机械手臂在短短几分钟内「熟悉环境」完成产在线的定位架设,不必像传统机械手臂装设动辄需要调校数小时。此项技术还能使机械手臂更灵活聪明地做高端的深度拼接、组装、选取工作,与工业生产结合,可优化生产效率及流程,提升台湾产业的竞争优势。

工研院智能微系统科技中心主任朱俊勳表示,全球制造业面对人力短缺及少量多样的挑战,生产线大量导入自动化,也带动机器人产业发展。2015年台湾智能自动化整体产值持续成长至新台币(下同)1.2万亿元;机器人产值也从2014年554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584亿元。尤其以产业机器人为主力,具有耐久、一再重复、稳定、快速等优点,是企业引颈期盼的得力助手。工研院藉由在视觉传感技术上的良好基础,应用在工业制程上,协助产业透过3D智能视觉传感快速且一致化的处理模式,大幅缩短测量时间与减少人为作业的误差,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满足产业自动化应用之多元需求。

工研院的「3D智能视觉传感技术」,能聪明判别物件的颜色、形状、质地和空间深度位置,并可做到实时扫描立体场景以及识别物件姿态,其「自动化3D空间校正」功能可快速计算出深度摄影机与手臂的距离落差,进而调校距离落差,让机械手臂 「手、眼」更协调;也可快速识别工作场域各项座标,让智能识别机械手臂在几分钟内完成于产在线的架设,相较于一般视觉型机械手臂,大幅度减省上线时间,提高产线的灵活度。

「3D智能视觉传感技术」可用于严苛的工厂环境,如金属加工、工具机、3C检测,解决传统机械手臂无法灵活判断深度距离及取放不规则物件的问题。举例来说,过去的机械手臂只能夹取「排排站好的零件」,如果是一大堆不规则形状的东西放在盒子里时就无法使用机械手臂夹取,而必须改由人工辅助的方式进行。不过现在透过「3D视觉智能识别自动取放整列系统」,机械手臂就能自动针对零件区做立体扫描,并判断该使用何种角度才能正确夹起零件,大幅降低传统机械手臂所需要的辅助人力。

工研院的「3D智能视觉传感技术」也可应用于「精微锁附技术平台」上。这是针对需要大量锁附工序的摩托车组装厂,用来解决人工锁附常见的扭力不均所造成的机件品质不良问题。在产在线,以六轴机器人利用3D视觉智能识别技术强化识别产在线金属螺牙的影像边缘特徵,以大幅提升识别螺帽与螺丝各角度的准确性,让组装手臂将螺帽与螺丝作精准的正交嵌合,并以相同的锁附姿态,确保锁附扭力正确且平均地施加于螺帽,让螺帽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