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云端服务模式 智能应用 影音
DForum0626
ADI

智能云端服务模式

  • DIGITIMES企划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家庭医学科主任 郭冠良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家庭医学科主任 郭冠良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家庭医学科主任郭冠良医师,介绍其智能云端服务模式。有监于台湾迈入高龄化社会,将面临健保总额支付制度的转变,逐渐从论量计酬变成论人计酬,在健康管理及全人照顾的中间这块,联合医院希望藉由「自动化监测」的健康管理,来降低人力照顾的成本。

虽然这领域已有IT/3C产业在做,但联合医院主要以自行研发为主,这样能够维持敏捷性、并适应医学界的快速变化。初期从研发着手,等到成熟后,就可技转至业界。目前开发的产品以自动化、高品质、低成本、多样化之健康监测为定位。目标就是达到「自主健康管理」,增加健康维护动机及建立大规模长期生理信息数据库,最后希望做到「全民健康」的目的。

想要做好云端服务,就需要跨领域合作,整合信息、医工、医疗、客服等专业人才。因此联合医院请教产官学等专家来协助。整个计划最初由台北市政府卫生局统筹导入并补助经费,在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执行,硬件通讯部分则采用国立阳明大学的郭博昭老师的研发成果,再加上自适应分析技术产学联盟的分析方法,来做生理信息的分析。

以研发、推广、效益三步骤进行

郭冠良说明其团队开发的智能医疗产品的三步骤:研发、推广、效益。研发抱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致力于使用简便(仪器免设定、使用无障碍)、正确可靠及经世济民(仪器及通讯成本低、省电)三大目标。人们只要将产品插上电,然后每天简单的测量一下,就可以自动云端记录。只要使用够方便且确实有效,产品就能普及。

如目前开发的「云端血压计」,硬件成本极低。血压计本身大约300~3000元(新台币),里面包含了无线通讯模块(约210元),而无线接收基站约2100元,搭配GSM SIM卡(易付卡)约300元可持续用6个月。这样架构可让使用者量测时,就能自动量测数据直接上传到网络/云端,免抄写、免记录。

硬件架构细节方面,采用郭博昭开发的「神农无线模块」(无线通讯部分)、「网络传输器」,并与「生理监测器」(包括血压、血糖的仪器)做整合,透过RF信号将数据传至路由器(距离10米内),路由器再以GPRS信号传至网络云端。值得说明的是其超低的耗电量仅2.8uA(微安),只要乾电池即可长久运作。

在软件部分,由于量测好数据,会上传至阳明大学的专属服务器,透过郭冠良开发的应用软件—「智能云端系统」,可提供各类自动化服务,如自动数据解析与仓储、自动判读与警示、自动监测与回馈,使用者与照护者可随时动态查询,管理者也可透过界面,执行服务管理、数据分析、决策支持,以及数据储存、分析、警示(以简讯通知使用者记得量测)等功能。

产品开发完成后,便推广至社区服务据点(如台北市士林区翠山里、永伦里等)、创世基金会新竹分院、全家便利商店。在职场服务据点部分,包括台北市政府各局处、行政院财税数据中心、警政署、行政院主计总处、经管会、法务部、高等法院检察署、万海航运、新光保全等单位。至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气喘、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的病人,也推广给他们做个人健康管理。

检视效益获得肯定

郭冠良指出,其产品截至2013年9月的服务量,就有达1,800人的参加总人数,使用仪器218台,量测次数每月1.3万次,系统自动简讯提醒每月达3,600次。品质监测可靠度>99%,且满意度达98%以上。

在量测成效上,因为使用方便,所以参与者的量测频率提升了15倍,持续量测率提升3倍。且透过平时量测与长期追踪,也可查出“阵发性”的疾病,以减少病人在家有病痛,来医院检查又没问题的窘境。而长期量测下来,也能以希尔伯特-黄转换(HHT)的数值趋势分析,来了解使用族群的健康分布,如周期性、季节性等变化,以便预先调整监测与治疗方式,并提供专业人士使用。

运用此智能云端服务模式,在公卫成效上不仅改变社区健康管理型态,政策部分也结合台北卡储值,让市府员工能够自主做云端健康管理。此举颇受社会与媒体肯定,并荣获台湾健康医院学会「101年健康促进医院创意优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