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挫折为力量 生医新创迈向敏捷创新
- 蔡腾辉
-
更多报导

2020年世界政经局势与数码医疗产业风起云涌,不少生医新创公司成立,创业题目和市场需求不断磨合,许多企业因而快速转向;在医疗产业的创新生态当中,医疗院所的空间设计、检测设备仪器硬件提升、更适合跨科别与单位使用的软件革新等题目都在快速产生与微调。
产业创新服务 技术与巧思并重
许多医疗产业人士都认为,创新技术必须搭配创新商业模式,同时融入既有工作流程。区块链新创BiiLabs执行长暨共同创办人朱宜振表示,导入技术时单位主政者的开放态度,着实影响技术的实践时程,有时候不见得要用超级前瞻的技术,已能达到很优质的创新应用。
台湾新创圈已逐渐能接受挫折与果决快速转向(pivot)的敏捷创新,同时相当认同,过去的经验都是未来迈向成功的基石,此外,也能够在与国外客户洽谈时,提供更多广度与创新的应用概念,同时形塑台湾创新量能的产业新特色。
跨领域创新不只是创业团队 生态成员同步发展
在产、官、学、研、医、法、政各大领域当中,都有不少的创新团队持续建构,不仅是医疗软件科技、电子医材、营运效率管理,在跨产业与跨领域的知识与需求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的现今,面对越陌生的科技和领域,需要集成信息和打破瓶颈的地方就越多。KPMG金融业法令遵循服务主持人孙欣就分享,失败和挫折其实都能自己定义,创新就是克服许多挫折的一条路。
以金融科技(FinTech)为例,由于团队都是跨业集成,在法令遵循的服务上,也需加强团队跨业的能力,并与生态成员互融与互荣,从金融业发展历史、监管的困境、业务的疏通等等都必须有完善且长时间地交流,才能协助产业在既有的发展状况下,找出一些机会大且风险相对可控的方向。

蔡腾辉
DIGITIMES电子时报智能医疗主编蔡腾辉Mark Tsai
专注研究智能医疗产品技术服务导入场域时,所遇到的困难症结与如何克服要点。
精通中英德语,热爱挑战与Swing Dance。
Facebook:DIGITIMES智能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