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线上机器人 大减医疗资源城乡差距
- 庄清玮
-
更多报导

家庭医师透过屏幕诊断病患的情节如今已从科幻电影或卡通中走到现实世界,2020年又逢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将线上医疗推向最前端,并结合线上机器人技术(Telerobotics)和5G网络等突破性技术,取得诊断以外的重大进展。
据Medical Design and Outsourcing报导,印度Apex Heart Institute所长兼首席介入性心导管医师(Interventional Cardiologist)Tejas Patel在2019年进行线上机器人首次介入人体的研究。
Patel藉由固线网络,透过手把和影像监视器来操控机器人,完成由5部机器人辅助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疗程,治疗离所在地20英里外的患者。该研究的壮举为全球线上机器人疗法铺好前路,增加病患获得治疗的机会,同时缩短治疗所需时间。
报导指出,5G所能提供的网速和低延迟特性则会在线上机器人疗法发挥关键作用,加上5G能比以往处理更多联网设备,进而在极度缺乏固网设备的偏远地区支持机器人介入手术。
以急性缺血性中风为例,全世界仅不到10%患者可以获得最好的Gold Standard照护,若透过包含5G技术在内的线上疗程扩大医术可及范围,可望提升身患中风和心脏疾病等患者的存活率。
这些看似未来才会发生的技术已经是现在进行式。如身在波士顿以外的介入性心导管医师Ryan Madder,在2019年10月使用了纽约和旧金山的先进血管模拟装置,完成首次跨内陆多城市线上机器人测试。
Madder医师一例证明线上机器人介入手术在3,000英里内可行,可以大大改善就医机会。
此外,当线上机器人疗法更加普及,在第一次汰旧换新时期可能仍会在传统的轴辐式(Hub-and-Spoke)模式下进行,该模式下的轴心(Hub)医院医师会直接以光纤网络连上另一家医院的机器人系统。
线上机器人和5G的出现有望改善传统轴幅式模式,就算患者无法进入医院,也能避免错过黄金治疗时间。
【本文由富士康科技集团、FII新加坡商鸿运科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赞助,DIGITIMES独立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