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OD带动工作型态新革命 智能应用 影音
Event
荣耀会员

BYOD带动工作型态新革命

  • DIGITIMES企划

NTT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BYOD专案副总三隅浩之
NTT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BYOD专案副总三隅浩之

过去的企业多半都是为员工准备各种工作所需要的OA设备,如今不但允许员工可以用自行准备的私人装置(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来工作外,还可以用来存取企业资源,如E-mail或数据库等。NTT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BYOD专案副总三隅浩之(Hiroyuki Misumi)指出,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在日本已经蔚为风潮,但信息安全也面临相当紧急的问题,企业唯有积极管理BYOD,设法取得竞争优势,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带来更多的商机。

三隅浩之指出,日本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超越功能式手机(Feature Phone)。根据Yano Research在2013年2月的调查报告,日本手机市场在2010年时,功能式手机仍以2,815.5万支,遥遥领先智能手机的850.8万支,但在2011年急转直下,智能手机以2,377万支超越功能式手机的1,497万支,Yano Research预估2013年结束时,日本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将高达3,637万支,功能式手机则是萎缩至485万支。

智能手机在日本的热销,已经明显改变日本人的工作习惯。三隅浩之引述MCPC & Impress R&D的报告,指出在日本工作场所使用的手机中,智能手机在2012年的占比已经高达42%,而平板电脑也已有32%。

三隅浩之表示,日本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数预计将达5,000万人,未来三年内可望成长至8,000万人以上。由于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规格及效能,已经接近个人电脑,携带又更为方便,尤其在行进间、零碎的等待时间或是小型会议或办公室的使用,智能手持装置显然更能实现随时随地工作的目标,也让BYOD蔚为风尚。

但在BYOD大行其道之际,「Shadow IT」的问题也开始延烧,因为许多自行携带智能手持装置的员工,其实并没有得到公司的认可。NTT发现,超过50%以上的员工会自行携带智能手机上班,但只有20%左右是真正得到企业正式同意,在企业默许状态下使用的比例则为12%。值得注意的是,20%的使用者表示,所属企业根本没有任何的管制措施。

这些「Shadow IT」其实很可能为公司的IT管理带来许多的风险。由于智能手持装置的规格接近PC,包括大容量的储存能力、各式各样的应用软件等,许多PC可能会遭受的攻击,包括诈骗网站、恶意软件,一样可能透过这些智能手持装置,入侵企业内部。此外,由于智能手持装置体积小,又容易携带,遗失或失窃的风险大增,存放其中的客户数据、公司机密信息或财务信息,可能就会因此外流。

但另一方面,智能手持装置确实也可能为企业带来竞争力。企业只需要建立一套安全且可靠的管理机制,就可以将BYOD与企业自行采购的IT设备一并加以管理,而且还可降低企业IT采购成本。NTT估计,企业配发IT设备成本将会是实施BYOD的四倍。

此外,企业如果不让员工BYOD,势必只有中高端主管能够持有公司配发的智能手机,就难以发挥智能移动设备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及协同合作的价值,唯有让员工能够随时随地能与企业保持联系进行工作,在这个分秒必争的世界中,才能为企业带来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BYOD也可以解决日本诸多结构性的问题。如需要照顾老人或小孩的上班族,不需要进办公室,也能兼顾工作;即使碰到天然灾害,也能在线上工作;需要创意的工作,如工程师、研发人员或设计师,因为可以使用自己习惯或喜爱的工具,工作会更加顺利;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也改变了上班时段的意义,透过BYOD,员工即使在家,再晚都能够随时跨越时区限制与国外上线开会或工作。

但企业在导入BYOD时,仍可能会遭遇不少障碍。例如企业要如何分担员工使用手机的通讯成本?员工的个人隐私要如何处理?安全及管理的问题,更是企业导入BYOD最大的挑战。

三隅浩之表示,其实运营商已经针对前述问题,提供许多解决方案。如NTT的「050 plus」网络电话服务,可以将使用者的私人电话和公务电话分开计费请款,还可因为网络电话的低费率,节省公司长途电话的通讯成本。

而在安全解决方案方面,可以透过云端服务、加密通信网络及多重身份验证等机制,让员工即使使用自己的私人设备,也不会让企业重要信息留存在装置上,即使装置遗失或失窃,也不会造成企业暨客户数据外流,维护企业以及客户安全。

但三隅浩之强调,企业如果要导入BYOD,最重要的就是要订出一套适当的管理规则。如NTT就规定员工一旦有需要在晚上或假日工作时,必须先告知主管得到口头同意许可之后始可实施加班并在隔日补上公司加班申报批准程序。

三隅浩之认为,BYOD导入成功的关键,必须是以目标为导向,企业必须清楚导入的动机及目的为何,并根据目标订定工作形式,建立基础架构,才能让BYOD的效果,成功地呈现在企业竞争力上。